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乌兰县希里沟镇以“软环境”提升“硬实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26  编辑:曹亮亮

乡村振兴既要看“硬指标”更要看“软环境”。乌兰县希里沟镇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从乡风文明、文化服务、人才培育等“软环境”着手,进一步锻造乡村振兴战略“硬实力”。

致力乡风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乌兰县希里沟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在群众“口袋”鼓不鼓上下功夫,更在群众“脑袋”富不富上练真功,用文明乡风引领社会风尚。 一方面,从思想道德建设、乡风家风民风教育入手,加大先进人物的选树培育,围绕“善行义举四德榜”“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乌兰好人”“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加大宣传,激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全面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近年来,推选乌兰好人4名,五星级文明户1807户,“好媳妇、好婆婆”17人,最美家庭12户。 另一方面,从制度约束入手,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红白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了移风易俗经常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推动形成了崇尚文明、节俭、科学的良好风尚。目前全镇共有红白理事会7个,幸福互助院1个,近两年简办丧事50起,新办婚事30起。

聚力文化服务

滋养乡村振兴浓厚底蕴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乌兰县希里沟镇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油助力。 强化阵地建设,激发群众“热情”。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辐射作用,积极推进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并逐步完善了书架、图书、桌椅板凳、健身器材等相关配套设施,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加入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的行列。同时,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积极打造希里沟民俗文化展览馆、西庄村村史馆,用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讲好地方特色文化,让干部群众在参观学习中感受到红色文化底蕴,感悟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目前全镇共有综合文化站1处,文化活动室6处,打造民俗馆1处,村史馆1处,其中希里沟民俗文化展览馆被列入“海西州红色资源名录”。 丰富文体活动,点燃群众“激情”。充分利用现有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等资源积极搭建“百姓舞台”,以“三八”国际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节点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广泛动员村(社区)乡村文艺志愿队编排了集产业发展、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建设等为内容的寓教于乐的小品、快板、歌舞节目进行展演,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截至目前,共开展文艺演出、文艺赛事、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

助力人才培育

夯实乡村振兴坚实底气

人才兴则农业兴,人才强则农业强,人才聚集,乡村才有底气,才能实现全面振兴。乌兰县希里沟镇从培育产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入手,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使乡村振兴底气更加坚实。 培育产业型人才。联合农牧部门、人社部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殖大户等为重点,分类开展了创业致富带头人、高质量农牧民培训、农家乐培训等,受训人数达500余人次,涌现出了一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脱贫致富带头人、新兴产业带头人。 培育技能型人才。根据本镇农业人口多、居民数量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如种养殖技术、挖掘机、IYB、SYB、厨师、家政、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让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能,让企业找到技能型人才,让有技能、懂技术的本土乡村人才在本地产业发展上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各类培训班36场(次),培训人员达930人次,完成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3人,劳务输出1.55万人次,累计收入达12451.39万元。


内容时间:2021-08-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