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陕西富平三河村:柿子产业助力脱贫 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7  编辑:曹亮亮

“这几年我们村主要发展的就是柿子产业,大概每年从十月份开始,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投入到加工柿子的活儿里了,”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三河村村民魏苗向记者介绍道。

富平县地处渭北高原,甜、软、糯又无核的富平柿饼便产自这里。近年来,富平县大力发展柿子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作为柿子种植优生区的三河村也获得了乡村振兴良机。

走进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富平县美丽村庄”的三河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乡间道路、宽敞的村中心活动广场以及大片整齐的柿子种植园区。

2017年以来,依托苏陕扶贫资金和县政府的支持,三河村全村尖柿种植面积达2300亩,建成投用村级柿饼加工小区一个。现在全村年产鲜柿300万斤,可加工柿饼600余吨。柿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记者了解到,三河村党支部还专门成立了柿子技术志愿者服务队,为当地群众投身柿子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村民们还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采用直播等方式,为家乡尖柿拓展销售渠道。 

村里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也日益便利、丰富。“2018年,村里建成了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幸福院还有卫生室,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了。有小病,买药在家门口就能买,不用出村。我们的文化生活和活动也很丰富,村里还会为老年人举办生日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的感觉很幸福,”魏苗说。 


内容时间:2021-04-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