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在建的蔬菜大棚一字排开,今天的洛南县保安镇仓圣社区,那种“家家土坯房,顿顿难揭锅”的窘境已成为历史。魏朝山从住了半辈子的蒿坪岭搬出来,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楼房,卫生间、厨房、家电等应有尽有,住的跟城里人没啥两样,魏朝山打心底感激移民搬迁和扶贫工程使他们从贫瘠之地走上了致富大道。
仓圣社区的华丽转身,是近年来洛南扶贫成果的一个缩影。
2014年以来,洛南县紧扣“选生态势、结利益链、帮发展难”的产业扶贫思路,重点实施16个镇26个村21个示范点建设,县级领导深入所包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和包抓的示范点扎实开展工作,带动全县“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我在这里上班一天8个小时,月工资1200元,再加上扶贫局给我注入的7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得到的分红,一年下来收入近1.5万元。”李军慧给记者算了算她在景村镇宏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一年的收入。合作社理事长郭夏峰告诉记者,合作社采取了“土地流转,入社务工,入股分红,订单农业”四种扶贫方式,整合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30户,每户7000元,将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收益给社员分红。
在景村镇八一村,一场由洛南县委办公室举办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会正在地头有序进行。参加培训的贫困户白金文告诉记者,今年他已经参加了两次这种培训,通过培训他们掌握了核桃树栽培及修剪技术。据洛南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县政府筹措了2000万元,设立了洛南县精准扶贫储备金,帮助贫困户兴业致富。
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合作社123个,发展养牛2600头,养鸡30万只,养羊3100只,发展烤烟12000亩,食用菌1100万袋,核桃2500亩,蚕桑610亩,洋芋1800亩,种植猪苓12000万窝,中药材2100亩;开展食用技术培训12场3600余人次。
内容时间:2015-11-0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