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陕西宁陕县:贫困户的“甜蜜”致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7  编辑:崔月

“有了合作社的成立,使我们蜂农的养蜂技术和蜂产品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收益效果也非常可观。之前我养了几箱土蜂,一年收入也就2000左右,现在四十多箱利润可达2万元!” 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冷水沟村的贫困户杨远志高兴地算着“甜蜜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谈起现在蜂农的变化,冷水沟村支书陈世新颇有感慨:“早些年,家家户户也养殖蜜蜂,但多为散养户,规模不大,产量不高,销售更是难题,群众收入上不去,不少贫困群众脱贫都成问题。现在,像老杨这种靠养蜂赚钱的还很多,2017年全村新增蜂箱800余箱,全年光蜂蜜收益达80余万,受益贫困户达60多户。”


  据了解,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宁陕县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有效地助推了农户发展产业的势头。江口回族镇以“整合特色资源、提高产业质量、转变营销方式”为重点,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核心动力,把蜜蜂养殖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之一培育扶持。该镇积极探索“党支部+X+贫困户”的组团式产业扶贫模式,相继在两个贫困村成立了建国农林合作社和裕民生态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引领做组织保障,脱贫贷、村级互助资金做资金保障,干部的帮扶为后勤保障,积极引导贫困户入社与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规模养殖、严把质量、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了产销“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贫困户资源分散、销售难等问题。不仅整合了资源,降低了风险,还让贫困户成为自信自立的创业者,也大大增强了蜂农的致富决心。


  为提高养蜂的产量,江口回族镇邀请养蜂技术人员在传统圆通的蜂箱上进行改造升级,制作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形蜂箱。同时大力搞好板栗核桃科管,生态环境治理,为蜜蜂提供良好的蜜源。对缺乏技术、市场信息的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帮扶措施,通过组织技术培训、讲座、交流会、现场指导、等多渠道技术交流,蜂农的养蜂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为了拓宽销路,该镇结合回族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了两个以象征着回汉团结的“回乡蜜”和预示着像甜蜜爱情的“真甜蜜”两个自主蜂蜜品牌。简约古朴的外包装,环保大方,微商、电商一路销售走旺,保障了销售渠道的畅通和稳定,使蜂农们走上了“甜蜜”的致富路。


  江口回族镇镇长杨恩宏介绍,全镇现有新型市场主体25个,大的中蜂养殖合作社5个。其中大部分都是贫困户,以后还将吸收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目前全镇共养土蜂3000多箱,按照正常产量,每年可生产土蜂蜜60000斤左右,可实现收入200余万元。计划今年再新增2000箱,继续扩大规模,稳步实现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和800人脱贫越线任务。


内容时间:2018-03-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