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太白:“党建链”与“产业链”紧密相连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3  编辑:曹亮亮

“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是党员干部的责任。”8月8日,太白县靖口镇石沟村的党员刘水林对记者说。去年,石沟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刘水林带领村民种平菇,使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党建引领。近年来,太白县立足“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总体思路,帮助基层党员干部转变思路、提升素能,让“党建链”与“产业链”紧密相连,实现了抓党建和促发展有机融合。

新理念拓出新路子

“我们村的花卉观光农业示范园刚开园20多天,门票收入就达6万余元。”咀头镇七里川村党支部书记何海林告诉记者。

七里川村以前产业单一,村民基本依靠种植蔬菜获得收入,有时遇到病虫灾害,1亩地收入只有1000余元,有的地甚至绝收。

为了改变村子落后的发展面貌,去年以来,县委派出专项包抓联系组,帮助引导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发展思路。在专项包抓联系组的指导下,七里川村发展起“鲜花经济”,建成花卉观光农业示范园。今年,花卉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亩,品种也更加丰富,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太白县全面推行“思想破茧”行动,建立农村党员全员培训体系。县上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学习教育“读书会”活动,聘请省、市专家对农村党员进行“点菜式”培训,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领头雁”带出好班子

“村干部就是要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太白河镇东青村党支部书记薛小琴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了寻找适合东青村发展的产业,薛小琴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考察调研。经过反复讨论分析,大家决定引进林麝养殖项目。2017年,村里成立了秦西南林麝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殖林麝100头,吸纳东青村127户农户入股。2018年实现分红20万余元。

为了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太白县大力实施“头雁引领”行动,让村干部系统性地接受学历教育,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素能;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长效增长机制,有序推进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目前已有8名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

村经济充实“钱袋子”

鲜花装点乡间小道,绿树掩映红瓦白墙。走进咀头镇白云村“白云人家”农家乐小院,院子里游客满座,欢声笑语。“白云人家”农家乐是村上的集体产业,去年,村里41户贫困户通过这一产业得到分红。

白云村是个合并村,以前主导产业不明确,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兴修道路水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子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除“白云人家”农家乐外,村上还建起了香水百合产业观光园、油牡丹示范园、赤松茸生产大棚和鱼塘。正是有了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民脱贫致富更有保障。

村党总支书记齐永丽说:“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发动年轻人,给他们讲授农业技术,让他们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另一方面发动老年人,让他们照看产业基地,给他们发工资,这样村民的家庭收入就稳定了。”

“党建链”引领产业兴

“我种的菜销路很好,收入也越来越高。”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王凤岐高兴地说。据悉,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太白县开展“党建带富”行动的显著成果。

太白县深入开展“党建带富”行动,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使百姓富在产业链上。目前,全县在农民合作社、产业基地组建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共12个。

此外,太白县还大胆探索出有偿代管、集约经营、承包租赁、入股分红4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经验模式,建成党建促脱贫产业示范基地34个、示范点27个,真正实现了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内容时间:2019-08-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