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旬阳县城关镇两岔河村笑声多 枇杷成脱贫增收“黄金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3  编辑:崔月

枇杷种植户给自家果园代言、市民踊跃参加“海吃枇杷”大赛、镇上借机评选“枇杷果王”、县委副书记等领导给枇杷种植大户颁奖……5月26日,旬阳县城关镇举办首届枇杷节受到千余名游客欢迎,群众笑称,“小枇杷是咱农民脱贫增收的‘黄金果’”。

贫困户和种植大户比高下 争相为旬阳枇杷当代言

“用的是农家肥,所以我家的枇杷就个大味美。”每次有人途经张俊明的枇杷园时,他总会在笑脸邀客人品尝枇杷外还请人到果园拍照做宣传。“我愿当模特为旬阳的枇杷代言”。

2012年以来,村民赵成忠、张新国和张俊明等村民到四川考察发现,见到枇杷能给当地村民大幅提升收入。随后,他们就将优质的大五星、长虹等优质枇杷苗引进两岔河村。

“我这小洋楼可都是卖枇杷的钱盖起来的。也可以说是靠一颗颗枇杷垒起来的。”指着这座曾经在村里让人“眼馋”的小洋楼,村民赵成忠笑着说,因为售卖枇杷他家的收入逐年增多,所以他家的“小洋楼”也成为不少群众发展枇杷的动力。

张俊明说,去年枇杷丰收了他挣了5万元,今年枇杷受天气影响大幅减产收入有所下降。“好在我5亩地是规范化管护,果子大,味道好。亩产500斤左右,每斤15元。收入也近4万元。”

村民张金有是贫困户,他们老两口拉扯着上小学的孙子共同生活。他说,栽种枇杷让他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我估摸着,能靠枇杷脱贫。”张金友说,村里有和他一样的20户贫困户,和他一样通过种植售卖枇杷脱贫增收了。说完这些,他又用笑着用掺杂着当地方言的普通话邀请记者,“欢迎你们西安人到我家吃枇杷。”


内容时间:2018-05-2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