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创新投入模式 助力周至县健康扶贫政策落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08  编辑:崔月

周至县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县之一,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19个镇,376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其中省定贫困村132个,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244户99200人。其中在册贫困户5387户16280人,因病致贫4727户17085人。2017年以来,周至县按照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目标,在落实好健康扶贫各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又能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举措,破解难题,解决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看得起病、看的好病、大病得到及时救治,并努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加快推进健康西安建设,不断增加全县群众的健康福祉,让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四重保障”机制

针对贫困人口患病经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现行政策享受后,贫困人口医疗负担仍然较大的实际,我县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在借鉴学习兄弟区县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从2016年11月1日起,由政府出资按人均100元标准为58269名贫困人口每人购买一份补充医疗保险,率先在全市建立起贫困人口“四重保障”机制。通过“四重保障”,贫困人口医疗费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个人实际自付医疗费用不超过3000元,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如马召镇辛口村的夏晶晶肺移植花费69.26万元、富仁镇渭友村的鲁涛肾移植花费31.90万元、马召镇群三兴村的张花脑出血花费28万元、富仁镇建兴村的袁芳琴患肺心病花费1.5万元,享受“四重保障”政策后,自付费用仅为很少一部分门诊及非合规费用,大大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

建立健全重大疾病应急周转金制度

针对贫困人口县域外省市级医院住院无力支付住院押金的问题,周至县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以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周至县重大疾病住院应急周转金管理办法(试行)》,分别从新农合基金、医疗救助基金、大病保险基金、补充医疗保险金中各提取50万元(暂定200万元,不足时弥补),设立重大疾病应急周转金,主要用于解决贫困人口重大疾病需在县域外省、市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无力支付住院押金问题,确保贫困患者能够“住进院、及时治、治好病”。同时,采取严格的制度和措施,保证群众出院享受“四重保障”政策后,借出周转金及时回笼。如二曲镇八一村侯国栋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危急,急需骨髓移植手术治疗,因家中困难无力支付省级医院高额住院押金,在镇、村及帮扶干部帮助下申请办理了20万元应急周转金,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治疗,挽救了生命。

设立贫困人口慢病医疗保障基金

针对贫困人口慢病卡使用率不高、保障水平较低的现象,周至县在借鉴学习兄弟区县慢病小药箱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方式,取优补短,制定出台了《在册贫困户慢性病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方案(试行)》,从扶贫切块资金中划转234.25万元,设立贫困人口慢病医疗保障基金,对老慢支、高血压、糖尿病3种常见慢病享受新农合慢病政策后实行兜底报销,其他35种慢病每人每年定额补助100元,提高贫困人口慢病医疗保障水平。同时,缩短慢病报销周期,由一季度一次缩短至每月一次,并开通慢病报销直通车,实行乡镇卫生院现场即时结报,提高贫困群众慢病卡的使用率,减轻贫困群众慢性病患者日常用药费用负担。

推行“四重保障”一站式结算服务

贫困群众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在直通车医疗机构系统实现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基础上,又专门设立健康扶贫保险结算窗口,现场手工办理健康扶贫保险理赔业务;对非直通车报销的,协调县合疗办、民政局、保险公司经办人员集中入驻县医疗保障服务大厅,一厅式办理,实行首接负责制、代理复印制、账户一卡制、限时办结制、经办负责制、流转责任制“七个制”经办,率先在全市实行了“四重保障”同步即时结算,让群众只跑一次,最大程度方便群众。通过“一站式”服务工作推行,有效改变了县卫计部门(合疗办)“基本医保”、保险公司“大病保险”、民政部门“医疗救助” 三部门结算机制衔接不完善的现状,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只有保基本,才能可持续”,通过不断完善全民医保制度,让普通群众看病有了“兜底网”,解决了“有病不去看、看不起、不方便”的现象。截止2017年12月31日,通过“四重保障”“一站式”报销服务,新农合补偿19870人次8798.21万元,大病保险补偿2300人次587.52万元,民政医疗救助4801人次1336.48万元,健康扶贫保险理赔3445人次416万元,慢病基金补偿1739人次26.09万元,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有效减轻贫困家庭患病经济负担。重大疾病住院应急周转金已为4名群众申请办理了48万元应急周转金,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住不起院的问题,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治疗,解决了贫困群众后顾之忧,同时也助推了健康扶贫“四重保障”政策的落实。


内容时间:2018-02-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