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妇幼保健院已包扶位于滩上镇大山深处的西沟村六年多了。
六年来,他们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天职,带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变“要我扶”为“我要扶”,真扶贫扶真贫,努力做到了“扶贫济困办实事,情真意切解民忧,党员干部受教育”。
六年来,该院每年两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医疗技术骨干前往西沟村为在家村民义诊,送医送药总价值已达一万多元;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前去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特困户,捐赠慰问金和慰问品总价值已达两万余元。
培养增收致富带头人
西沟村现有94户204口人,人均耕地2.3亩,包村扶贫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50元,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缺少资源、经济基础薄弱的穷山村。
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呢?该院首先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培养增收致富带头人入手,新发展3名党员,健全了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为了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在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村委主任李眉林成立了西沟村养牛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204户人家都养牛,目前已发展到200多头,达到了人均一头牛,现在出栏一头牛市场价为8000元,使全村农民脱贫致富有了保障。不仅如此,该院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村民代表大会,宣讲党的“三农”政策和饲养技术,指导大家春耕备耕,购买优良品种、优质化肥和地膜。秋季组织村民一道帮助外出打工和老弱病残家庭秋收,并负责为村民们推销山药、莜面等土特产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他们始终坚持包村扶贫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义诊救助送温暖
包村扶贫以来,该院每年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和医疗技术骨干为西沟村在家村民进行两次健康体检。村民宋建军患有矽肺病,在太原住院看病花尽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已是负债累累。得知这一消息,他们立刻恳请他到该院治疗,住院治疗期间,该院免收了他的诊治费用。不幸的是,宋建军病未好转,妻子王润娥又患上了乳腺癌,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见此情景,他们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为其捐款1800元,资助这可怜的夫妻俩渡难关。
村民孟太平患矽肺病,妻子见他身患疾病,丢下未成年的孩子就狠心地回了四川老家。孟太平的妻子放弃了他,可是代县妇幼保健院没有放弃他,该院积极组织医疗技术骨干为他体检复查,并送去1500元慰问金。78岁的老党员孟西强的妻子孙金娥身患半身不遂整10年,卧床不起,生活无来源,全靠女儿接济,该院组织党员干部前去看望并送去温暖。现年39岁的韩向东,已患矽肺病9年,家里还有两个小孩,为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平时全靠妻子打工挣钱维持生活。为此,他们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前去看望韩向东,并给予一定资助。
通过这几年的包村扶贫,西沟村群众把他们当亲人,大凡小事都找他们商量,让给拿主意、想办法,他们也真诚地告诉西沟村群众:妇幼保健院永久就是你们的家。
进村入户实施精准扶贫
在去年全县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该院共承担了西沟、羊蹄沟、北正沟、二架阳坡、掌寺等5个自然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面对点多、面广、战线长的艰巨复杂任务,该院抽调各科精兵强将,爬山涉水,进村入户,对每村每户的家庭人口、致贫原因等都逐项进行了详细登记,人不在村的,住在哪里就寻找到哪里。为了不给村里增加负担,他们不管到哪村精准扶贫,都自带干粮,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硬是将93户204个精准扶贫对象弄了个一清二楚,并进行了电脑录入,及时上报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为精准扶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内容时间:2015-05-1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