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大棚蔬菜富农家
作者:侯耀强 郭巧云   发布时间:2016-05-14  编辑:李琳

12月24日,记者来到大宁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胡城村有机蔬菜示范园采访。大棚内一片翠绿,各种蔬菜生机盎然。嫩绿含翠的黄瓜、鲜红圆润的西红柿……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正在忙碌的菜农指着即将上市的黄瓜乐呵呵地说:“现在是大棚菜销售旺季,我们园区的蔬菜上市早、出手快、价格高、效益好,凭良心说,能有这样的好收成,应给片区开发领导组和县扶贫局领导记头功。”

大宁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共涉及昕水镇、三多乡、曲峨镇、徐家垛乡4个乡镇18个行政村,1266户,5071口人,以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为主要项目。为了组织实施好此项工程,大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大宁县片区扶贫开发项目领导组”和“大宁县设施农业蔬菜产业项目领导组”,加强了对项目工作的指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同时制订了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建设模式、项目运行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为搞好片区项目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实施工程中,县委书记刘奎生多次亲临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详细询问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要蹲守工地,确保工程质量,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达到让群众满意的目的。县委副书记、县长樊宇经常深入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大宁县扶贫局一班人作为大棚建设的牵头单位,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大基地”建设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沿川一带水资源较丰富、土地肥沃的优势,充分利用省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专项资金,迅速行动,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对项目实施的标准、目标任务、完成期限和各部门职责进行了严格落实。在片区项目资金整合上实行“四统一”(统一规划项目、统一下达资金计划、统一调度整合资金、统一进行报账审核)。同时,落实了项目质量保障机制、试点补助资金投入机制、群众参与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大棚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为了让项目村的农民尽快掌握蔬菜大棚管理技术,他们先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项目区菜农到隰县午城镇桑梓村蔬菜大棚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培训。同时聘请曲沃县磨盘岭基地技术员在大宁县农民技术培训基地,对全县项目区农民进行了培训,参训农民3000余人次。通过培训,使项目区广大群众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

经过大宁县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共在沿川4个乡镇新建蔬菜大棚2240个,新型示范大棚已完成60个,配套水井25眼,修建日光温室34个。今年,大宁县投资896万元,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100余亩的有机蔬菜示范园区。该园区按照“市场龙头连基地、示范基地带农户”、“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大宁县脱贫致富开拓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低投入、见效快、覆盖广、风险小、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并对全县蔬菜产业提供集新产品试种推广、产业带动、技术服务、市场销售、菜苗培育、科技培训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带动全县1000多农户种植蔬菜大棚,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户均收入可达1万余元。小冯村菜农刘良生作为蔬菜产业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又发展了两个大棚。他高兴地说:“大棚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我们只是出地膜、种子、化肥的钱。虽然人苦点、累点,有时候逢年过节还得在大棚里忙活,但是,看着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想着到了年底,至少可以收入5万元,心里总是甜的。”


内容时间:2016-05-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