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石楼实施“借羊还羊”扶贫模式让利于民
作者:刘挺   发布时间:2016-05-09  编辑:谢心言

今年,石楼县结合当前精准扶贫要求,创新工作,初步在全县试点实施了“借羊还羊”造血扶贫模式。通过贫困户申请、乡镇考察,、畜牧备案、保险理赔、企业资助、政策倾斜等措施,让贫困户零投资、零风险带10只羊回家,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今年64岁的王元梅是石楼县罗村镇泊河村贫困户,由于连续20多年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去地里干活,老伴又患有胃病,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 是雪上加霜。“借羊还羊”扶贫政策的实施,成为她今年最高兴的一件事。王元梅认为:“给我这10只羊比给我一万块钱都高兴,因为这羊每年都能繁殖,而且繁 殖的一年比一年多,不出三年我就能真正脱贫了。”

王元梅老人所在的村子,一共有193户741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6户,第一批加入“借羊还羊”扶贫项目的农户刚开始只有5户,占比不足 10%,即便财政、农业、金融、保险、企业等多方共保,老百姓还是对计划有所顾虑。石楼县罗村镇党委书记袁红青回顾说:“老百姓心里没底,因为他们不掌握 饲养技术,以前是放牧,现在是圈养,所以他们心里没底。”

针对老百姓的担心,石楼县以富民林牧责任有限公司为依托,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分批分次组织贫困户进行培训,同时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党员 结对帮扶队伍,定时定点进行实地巡查。为了预防因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死羊,财政为每只羊缴纳70元保险费,由保险公司按照程序赔偿1000元/只,把贫困 户损失降到最低。现在加入此项目的农户通过实地培训参观后,已初步掌握了养殖技术,后顾之忧解决了,老百姓接受参与这项扶贫政策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那 些贫困农户家庭。

在该县罗村镇楼家庄村记者见到另一位贫困户王秀,当问到政府实施的这项扶贫政策时,她欢喜地说:“感谢县政府提供的机会,通过这段时间对羊病的预防和饲料配制方面的培训,我觉得养羊也挺好的,我想在这一方面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有脱贫的希望。”

因借羊品种为湖羊,具有繁殖力高、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等特点,现在已深受广大养殖农户的喜爱。目 前,该县罗村镇“借羊还羊”扶贫项目,第一批贫困户借羊名额已经全部报满,并且基本完成了领羊环节,第二批报名筛选工作正在启动当中。

石楼县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县域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让龙头企业与贫困乡村“联姻”,企业与农户签订“借羊还羊、全程服务、 订单养殖”合同,推行借羊还羊方式:按借羊体重400斤,按450斤比例归还;或者以草还羊,以款还羊,多种偿还方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实现户均每年增 收万元左右,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信心。

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李红平表示:“通过借羊还羊模式,一方面能实现贫困户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养殖户借羊养殖的零风险,通过借羊还羊能带动养殖户尽早脱贫致富,同时对周边的贫困户起到示范作用。”

项目的带头企业富民林牧责任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义生告诉记者,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主要是能降低劳动力和经济开支,对老百姓来说,也有一定的经济效 益,这样的互利共赢模式,他们会逐步向全县各乡镇村进行推广实施。“下一步用我们这些借给老百姓致富的羊,通过每年合同规定时间的养殖后,再收回或全羊买 卖或进行肉质分类精细深加工,把这些深加工的产品再进一步推向市场,不但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还为更多贫困户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石楼 全县早日脱贫做出应有贡献。”陈义生自信满满地说。

内容时间:2016-05-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