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县脱贫人口达到1.98万人;今年,我们将加大扶贫力度,力争脱贫人口达到4万。”大同市天镇县委书记王建江说。
天镇县位于大同市东北端,是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天镇县多措并举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特色小分队”
“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住上新房。”天镇县贾家屯乡塔儿村75岁的贫困户张瑞说,“以前住在土窑洞,一到下雨天,就担心房顶的土掉下来。”
为顺利开展易地搬迁工作,该县在全县机关筛选出44名年轻人,编成6个小分队。其中,“易地搬迁小分队”分赴20个贫困村,帮助群众算经济账、搬迁账;“招商引资小分队”招回国陶加工、文安制衣、霸州家具等劳动密集型项目,设在新建小区,探索出一条农村变社区、农民转市民的路子。
据了解,2018年该县将全面启动剩余易地扶贫搬迁及危房改造任务,规划总投资9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63个村7785户186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12户11543人,同步搬迁2772户7061人;新建集中安置点20个,完成县城东郊万人移民小区一期工程,抓好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完善和扶贫车间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土地征收和项目建设;实施土窑洞及危房改造1682户。
家门口“种太阳”
天镇县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光伏扶贫产业。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23万千瓦,每年可获益3000万元,扶持2690户深度贫困户增收3000元,不仅实现了贫困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也有力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破零。
该县创立的“天镇山泉粮”区域公共品牌,曾创下半小时网上销售18万元的纪录。小杂粮、糯玉米、脱水蔬菜、胡麻油等一大批土特产走向更大的市场,销售收入不断攀升。
韩大爷的记账本
过去一年,最让天镇县贾家屯乡塔儿村村民韩有喜一家高兴的事儿,就是摘下了戴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
今年68岁的韩有喜,腿和手患有残疾,无劳动能力,家里的十几亩地不得不转给他人耕种,而且老伴常年患病,家庭收入微薄。2014年成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韩有喜把这三年的生活变化写在了记账本里。
去年,村里安排韩有喜担任日间照料中心的炊事员和保洁员。仅这两项贫困户公益性务工,韩有喜就收入8000元。而且村里每年发给韩有喜这样的深度贫困户3000元光伏产业补助金。同时,老韩和老伴每年享有低保,每人可以得到生活补贴等六千多元。
去年,中国银行大同市分行给村里贫困户每家贷款5万元,用于入股村里的养猪专业合作社。韩有喜由此成了养猪场的“股东”,一次性拿到三年分红共9000元。这样算下来,2017年韩有喜一家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3300元的脱贫标准。
在天镇县,像韩有喜一家依靠政策脱贫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内容时间:2018-03-2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