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午,兴平镇九石村,37岁的盲人周天莲正在家中帮村民按摩。周天莲先天失明,曾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方的帮助下,2017年她不仅搬进了新家,还开起了按摩店,“一年下来能赚8000多元。”加上丈夫一万多元的务工收入,去年周天莲成功脱了贫。
累计减贫1.4万余户4.5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6%……去年10月,国家级贫困县广安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一举“摘帽”。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区不仅给扶贫对象以物质上的帮助,更助其立志、赋其力。几年来,我区涌现出了一批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人员。周天莲就是其中之一。
从小能吃苦、爱钻研的周天莲并未因失明而气馁。通过努力,她不仅学会了织毛衣、编竹席等,还通过培训掌握了按摩技术。“正常人用一天能学会的东西,我就用两天、三天……”她说。去年,区政协委员、兴平镇纪委书记白盾牵线搭桥,在区残联、总工会、红瑞健康产业集团帮助下,周天莲把按摩店开了起来。数月的苦心经营,她的生意越来越好。未来,她还打算扩大按摩店规模,为更多村民服务。
据区扶贫移民局局长杜强介绍,2018年以来,我区把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坚持“三聚焦、七对标、四不减”工作法,稳步扩大脱贫成果。我区将2018年定为“产业建设年”,打破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界限,聚焦所有农户,在前期高质量脱贫的基础上,整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政策项目、政策、资金等,全域推进产业发展。26个贫困村、3062名贫困人口,这是我区2018年年度减贫目标。
(来源:广安区人民政府)
内容时间: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