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古蔺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14  编辑:霍刘锦

四川新闻网泸州11月30日讯(杨俊奇)古蔺地处川黔交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古蔺独特而不可复制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甜橙、手工面、麻辣鸡、赶黄草、丫杈猪等众多知名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古蔺县以省委“治蜀兴川”战略为指引,以市委“全面决胜小康、建成区域中心”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撤县设市、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努力开创古蔺特色农业发展新纪元,奏响特色农业产业助推农村脱贫攻坚的辉煌乐章。

甜橙产业。2007年古蔺县成功组建马蹄镇甜橙专合社,采取“专合社+基地示范+农户跟进”发展模式,带动古蔺、永乐、太平、皇华、茅溪等17个乡镇大力发展甜橙产业。2008年,成功注册“蔺州·马蹄”甜橙商标;2011年、2012年马蹄镇、椒园镇甜橙基地相继获得省农业厅万亩示范区命名;2012年,以甜橙为主导产业,古蔺县获得省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命名,甜橙产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授予“中华名果”称号。2015年,马蹄甜橙通过搭建电子销售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年均销售量达700余万元;2016年,马蹄甜橙专合社与中国追溯签定合作协议,打响“蔺州·马蹄”著名商标。近年来,古蔺县多次组织果品参加中国农商会、北京科技展览会、四川农博会等各类展销会,签订销售订单4.6亿元;在北京、成都、泸州等地召开马蹄甜橙专场展销会,成功签约长期合作商家5家;组建专职销售团队与成都、重庆、泸州、贵阳等10余家超市对接,年销量额达8000余万元;促农人均增收7000余元,帮助171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近三年成功承办3届甜橙采摘月活动,每年助果农增收500余万元;截至2018年,全县栽植21.1万余亩,甜橙产业迅猛发展,年产量达320.8万余吨。2018年新年伊始,“蔺州·马蹄甜橙”首次“走出”国门,成功出口加拿大。

手工面产业。古蔺面工业加工园区位于古蔺镇建国村12组,用地面积19476.23平方米,建筑面积9108.1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859.86平方米,由古蔺金茫面条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园区建设总投资3500余万元,由园区一期、二期生产厂房和园区办公楼等构成。一期厂房建筑面积3921.98平方米,安装一条“隧道式”面条生产线,目前已顺利投产,月产量达450吨;二期厂房和园区配套设施计划6月底完成,二期厂房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可另上三条“排式”生产线,月产量可达1500吨,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8000吨,年产值4000余万元。

麻辣鸡产业。古蔺麻辣鸡历史由来已久,是古蔺县名优特产、泸州“名小吃”, 声名享誉全川。目前古蔺麻辣鸡以小规模生产,古蔺县城和乡镇有120余家麻辣鸡作坊,酒店餐馆年产销量约100万只,每年带出古蔺消费达到10万只左右。2015年9月中国泸州商品博览会上,姬三三麻辣鸡与成都红旗连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我县第二家古蔺麻辣鸡企业入驻成都市,进一步提升古蔺麻辣鸡知名度。近年来,古蔺麻辣鸡采取“公司+加工厂+专合社+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古蔺三深农产品有限公司,使其成为集种鸡苗供应、技术服务、土鸡回收、加工营销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县内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营销专业户的作用,构建多元化营销网络,确保土鸡产品销售畅通,促进土鸡产业发展。2016年,借势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及香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等媒体报道古蔺麻辣鸡的大好时机,大力宣传古蔺土鸡产品优势和独特风味,努力挖掘古蔺土鸡文化,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市场占有份额。同时,制定古蔺土鸡饲养和麻辣鸡加工质量标准,严格质量管理,聚力打造古蔺麻辣鸡风味特色品牌。

山地中药材产业。2012年以来,加快发展以赶黄草为重点、金银花、“三木”药材为辅的百亿中药材产业,扎实推进桂花、大寨等乡镇贫困村万亩赶黄草、药用白菊种植基地建设。2017年,全县依靠中药材产业脱贫10300余人。5月,全省农业产业扶贫片区现场会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管理培训会在我县成功召开。2018年继续投资400余万元建成芍药等草本药材种植3000亩、赶黄草种植5000亩。目前,全县规模化发展道地中药材10万余亩,预计到2020年可扩大到15万亩以上,逐步建成覆盖川滇黔渝的“乌蒙药库”,辐射贫困村75个以上、贫困户3000户以上。

猕猴桃产业。2018年,通过积极争取,我县被省农业厅列入全省猕猴桃农科教协同推广项目10个县之一,我县猕猴桃产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有了科技保障和品牌地位。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建设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12000亩,其中新建10200亩、改造提升1800亩,建成良种繁育苗圃1个。以东新镇呐喊村红星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东新镇呐喊村新建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区2000亩,示范带动石屏镇、大村镇、鱼化镇、皇华镇等周边乡镇新建标准化种植优质猕猴桃10000亩。目前,我县猕猴桃年产量达30余万吨,畅销县外各地,广泛获得“仙果”、最具“绿色果品”的美称。

百亿肉牛产业。2017年,成功引进中合三农集团打造“中国新西兰百亿农业产业园”,作为我县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云牛郎”智慧管理平台,与四川顶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达成牛郎牧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邀请西南大学专家团队对全县全域进行规划,确定了古蔺优质肉牛全产业链百亿产业扶贫项目整体项目空间布局。2018年引进安格斯良种母牛1000头,存栏能繁母牛6万头,存栏肉牛16万头,出栏肉牛7万头;新(改、扩)建适度规模养殖场50个;启动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综合体2个。预计到2020年,肉牛产业规模达到30万头,产值达到100亿元,带动2万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

丫杈猪产业。2018年,以观文镇丫杈猪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为核心,带动椒园、白泥、龙山、鱼化、双沙、马嘶、东新、石屏、桂花等11个乡镇新建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8个,改、扩建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0个;存栏丫杈猪12000余头,其中精品丫杈猪1000余头,带动全县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全年出栏生猪56.7万头,产值达3.81亿元。

茶叶产业。近年来,古蔺县依托地域优势和适宜气候,大力发展茶叶产业。2018年,继续加快德耀牛皮茶、马嘶绿茶基地建设,新增栽植茶叶2000亩,改造老茶园1000亩。全县茶叶种植规模突破4.5万亩,年产量达0.16万吨,产值达0.75亿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蔺县87万干部群众正继续发扬“乐观自强、神采飞扬”的古蔺精神,保持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大力提升特色农业发展,全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努力为实现“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撤县设市、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内容时间:2018-11-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