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南充市嘉陵区: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嘉园”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02  编辑:曹亮亮

 嘉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近年来,该区以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为抓手,积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努力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和“示范村”,加快“五个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朝着建设美丽“嘉园”大步迈进。

    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围绕晚熟柑橘、木本油料、畜禽养殖、桑产业和粮油、蔬菜等主导产业,全域规划、统筹布局,形成全区联动互补的大产业发展格局。以科技为支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农业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整合“区校合作”“区院合作”“区企合作”“农技干部”等四方力量,精准服务200个新型经营业主,带动全区标准化生产,累计认证“三品一标”56个,其中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20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按照“大基地、大产业、大循环、大示范”的要求,深度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培育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康养等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再上新台阶。

聚焦人才培养,强乡村发展之智。建立“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乡村人才工作站—乡村人才服务点”三级乡村人才服务体系,在乡镇(街道)成立乡村人才工作站、593个乡村成立了人才服务点,分步分片建设5个产业人才示范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多人,评选出10个脱贫奔康产业人才示范基地和一批“名致富能手”。创新推出“产业聚人才、平台聚人才、服务聚人才”的“三聚人才工作法”,吸引800余名农民工回乡创业;建成扶贫车间58个;建立科技扶贫平台,录入技术专家280人。基本形成了“区有高层次人才、乡(镇)有农业带头人才、村有农业职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多层次万名乡村人才队伍。

    主攻“五大行动”,优化人居环境。树立“全域生态、全域旅游、全员参与”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五大行动”,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污水革命”,建设“美丽嘉陵·宜居乡村”。在13个乡镇59个村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示范项目,打造了1个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和10个农村户厕改造示范点。以“三清两改一提升”为重点,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存垃圾,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制定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规划,完成了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和厂区建设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超过55%,全面消除了乡村公共区域和农户房前屋后的黑臭水体。

    培育道德文化,倡树文明新风。以文化惠民为目标,先后举办了迎春万人游园活动、第23个世界读书日活动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50余场次,群众文化活动交流20余场次,极大提升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打造了嘉陵蛴蟆节民俗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对“大通热凉粉”“移山石刻”“李渡剪纸”等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组织开展 “南充好家规”“五星农户”、文明村镇创建等各类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27个村(社区)获评2018年“市级文明村”。推荐评选2019年市区级文明村镇80个(创先乡村全部在列)、文明家庭100户。坚持党建核心,加强乡村基层治理,培育乡贤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新风,打造爱党爱国、崇善尚美新乡村。


内容时间:2021-03-0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