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阳县全县共有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员有984名,其中省内州外选派517名、州县选派帮扶人员467名(州本级选派46名,州内县外选派32名,县选派389名)。
为加强脱贫攻坚队伍建设,打造脱贫攻坚主力军,实现帮扶精准发力,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开展,该县以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不容有失”为目标,以“巩固、冲刺、落实”为主基调,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抓好队伍管理、抓好工作落实、抓好服务保障,实现帮扶力量一个体系管理、一个标准要求、一把尺子考核、一个方向发力,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坚持标准严管理 健全机制强化教育
统筹全县各类帮扶力量组建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下设县直部门工作队、乡镇工作队、贫困村工作队,成立队务会,明确职责任务,扩大谈心谈话主体范围,将联乡县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一并纳入谈心谈话主体。
结合点多面广线长的工作实际,推动每月综合帮扶队队务会由汇报式向议题式转变,以“点球式”方式面对面、点对点研究工作,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得到提升。
由县综合帮扶工作队领导带头,县、乡、村三级工作队每月分层分级全覆盖走访看望工作队员,开展谈心谈话,加强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消除畏难情绪和心理落差,提升抗压能力和担当勇气,及时动态收集解决队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作用发挥不够好的队员进行谈话提醒,帮助进入工作状态。截至目前,综合帮扶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44人、解决困难和问题58件。
扛实责任抓重点 明确任务强化落实
牢牢聚焦“产业发展”“基层党建”“软件资料”等主要职责,细化县、乡、村三级帮扶工作队责任清单。建立健全“销账式”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完成时限,以“钉钉子”精神紧盯工作推进情况。
综合帮扶队开展帮扶以来,协助当地党委(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16人,指导培育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1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88个、家庭农场310个。协调帮扶单位、社会人士实现“以购代捐”突破1.1亿元,队员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400万余斤,促进贫困群众创收近280万元,创建“四好村”42个,评选“四好家庭”4600户。
50名具有专业技术专长的综合帮扶人员,分产业发展、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党建等类别成立“综合帮扶专班”,集中攻坚困难问题。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现场技术培训65场次。
考核评价重实绩 落实保障强化关怀
以“严管厚爱”为根本原则,制定综合帮扶队及队员考核评价细则,实施“月评年考”制度,强化“月评先”结果运用,每月评先情况向派员单位书面通报,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按照人岗相适与人尽其才、总体稳定与个别调整、撤换人员与补充人员同步调整、严格管理与关心关爱“四个结合原则”,注重作用发挥,开展中期调整工作。
综合帮扶队员驻村前期,为每名队员按1000元配备生活物资,又按照每名队员增加600元和每个村工作队增加1300元的标准,配齐了驻村生活用品,实现帮扶队员安心驻村。
严格落实《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要求,县财政按每名队员每年1万元标准预算工作经费,投入20余万元集中采购发放150套生物质炉取暖设备,购买1039个保温杯慰问所有帮扶人员,全覆盖每人发放1000元慰问金和一封慰问信,督促派员单位及时为队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落实体检制度、经济待遇。 (记者 白里呷)
内容时间: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