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区、库区和淹没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重点贫困村为项目投向重点,全面构建起以嘉陵江东部地区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县域东、中、西部平衡推进的扶贫攻坚格局,有效解决近20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减少贫困人口2.45万人。
一是加快建设“三大”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片。火峰示范片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发展脆香甜柚基地3000亩、莲藕基地2000亩,新建居民集中点3个,城郊型生态旅游景点初具雏形;碧龙示范片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发展脆香甜柚基地1000亩,新建居民集中点1个,集餐饮服务、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新农村综合体初步建成;长坪、楠木示范片完成“一轴两核五片”规划设计,到位扶贫专项资金2000万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二是不断拓展老区扶贫开发新战线。以县人大“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建设”的议案办理为切入点,建立起老区未来三年的项目投放台账,并成功立项楠木、八尔滩库区扶贫连片开发示范片。
三是深入推进重点贫困村综合开发。大佛村、罗宝殿村等10个村投入项目资金1000万元,产业、基础、人居等整体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从贫困村向示范新村的深刻转变。
四是切实开展劳务扶贫培训。瞄准农村青壮年贫困群体,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16万元,采取订单、定向式培训,转移就业1451人。
五是充分发挥互助社的信贷扶贫作用。9个扶贫互助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累计入社970户,互助资金总额147.8万元,发放互助资金346.4万元,为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和谐村风民风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广泛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中省市县定点帮扶部门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12万元,引进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切实改善133个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扶持壮大扶贫产业龙头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市级龙头企业7家;积极筹备扶贫协会暨扶贫基金会,募集民间帮扶资金35万元。
内容时间: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