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水+分散供水”补齐安全饮水短板。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思路,引进社会资本近6亿元新建元山、凤凰、镇龙三大骨干供水工程,覆盖解决全县45个乡镇(管委会)400多个村(居)80万人饮水问题,目前完成骨干供水管网铺设400余公里,并同步推进村户毛细血管建设,预计9月底户户吃上自来水。同时,安排财政资金8000余万元,重点解决骨干供水工程覆盖不了的个别区域,新建村级集中供水工程254处、分散供水工程1827处,着力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无遗漏。
“易地搬迁+危房改造”补齐安全住房短板。坚持把危房改造与“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摸底建档,分类实施。截止目前全县启动实施1.9万户危房改造,完成改造8241户,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善水、电、厨、厕等生活配套设施,截止目前全县搬迁入住13601户45341人,剩余350户1025人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达到入住条件。
“小微经济+特色产业”补齐群众增收短板。始终坚持“大小结合、长短结合”联动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花椒、茶叶、生态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建立贫困户与大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户户计划发展花椒小园区,2019年计划发展花椒小园区5万亩,建设花椒基地7万亩,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白村。
“小庭院+农田形象”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坚持把小庭院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影响脱贫攻坚考核的关键因素,动员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在房前屋后建设花椒、蔬菜、茶叶、药材等小庭院,努力实现庭院干净整洁、瓜果飘香,目前全县建成小庭院1万余个。
内容时间: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