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快速推进困难群众住房重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重建的原则,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协调解决建房资金、建材、宅基地、工匠、劳动力等问题,通过资金打捆使用,统一落实宅基地、统一规划、统一平整屋基、统一建设等形式有效推进了困难农村困难群众建设永久性住房。目前,全县困难群众农房重建已累计开工1100户,占98.6%,竣工1018户,完成91.2%。二是集中供养“三孤”人员。加快推进敬老院和福利院建设,全县9所乡镇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实物量近2000万元,新增床位960张,解决城乡“三孤”人员集中供养。三是实行低保扩面提标。将符合条件的“三无”人员纳入农村低保,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同时积极争取适当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四是实施特殊困难救助。统一为“三无人员”缴纳每人每年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对有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患大病、家庭特别困难的“三无人员”家庭,按照政策落实特殊医疗救助;免除特别困难“三无人员”家庭子女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本费、寄宿学生住校费、高中阶段学费每人每期400元,优先享受助学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通过“贫困大学生资助行动”等各种救助渠道,帮助上大学的“三无人员”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五是努力解决生产生活资料。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灾毁耕地复垦、地质灾害治理,解决“三无户”土地问题,保证人均耕地达到1亩;优先为“三无人员”安排沼气池建设项目并及时兑现补助,解决燃料、饮水、供电问题。六是大力实施就业援助。通过加快水电开发和南坝工业集中区建设,恢复重建锰业集团、矿业公司等工业企业,就近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定向招工、以工代赈、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解决“三无人员”就业问题。目前,全县新增就业和再就业共972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85人;省内农民工用工企业在岗培训5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71人。
内容时间: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