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确定信息采集原则。认真把握精准识别这个重点,严格按照省州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加大摸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建议意见,进一步明确全县贫困人口的标准和条件。提出“有车、有小卖部、有公职人员、有牦牛50头以上的、五保户及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800元”的“六个不纳入”,对全县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经复核比对,全县最终确定贫困村44个、贫困户2126户、贫困人口8162人(含2015年预脱贫1285人)。
二是严格审核把关程序。该县先后多次组织乡镇、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进行比对、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进行清退,对基本信息不实的扶贫对象进行更正,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外的贫困户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贫困户的确定采取了在规定范围内由贫困户自愿提出申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并在村内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行政村初选名单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相关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县级人民政府将审定结果逐级上报省扶贫移民局备案后,在各乡镇、各行政村进行公告的方式进行。
三是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坚持及早部署安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认真指导各乡镇按照全省脱贫攻坚“六有”指标体系政策和精神,做好档立卡“回头看”和“五个一批”统计工作,认真开展贫困户信息采集,在1月底完成“一卡一册一户一档”《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卡》、《四川省行政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手册》和《四川省乡镇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簿》填写工作,并形成《四川省县级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档案》。2月21日以来,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村第一书记开展“六有”信息管理平台业务集中培训工作,讲明要求和操作流程、时间节点。在贫困户“六有”信息录入中采取分批、分乡、分村和集中、分散录入等多种方式,参与工作人员达120余人。(县扶贫移民局)
内容时间: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