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优特色产业。围绕“圣洁甘孜”“福地色达”,色达县注册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四川扶贫商标,结合乡村振兴,借力全域旅游,依托国道317和548线,重点打造格萨尔藏寨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建成并营业甲学、旭日等7个乡村酒店。集聚村干部、致富能手和基层群众合力,成功打造?“贡布手工”“色达酸奶”“瓦须风情体验园”等品牌;在翁达镇、甲学乡分别建成藏香猪和二代野猪养殖基地,转变群众观念、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二是拓宽增收渠道。结合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劳务输出,该县积极组织低收入劳动力参加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六年来,累计组织农村劳动力举办“蔬菜种植、酒店旅游服务、缝纫技能、中式烹饪、木工、畜牧养殖、摩托车维修、电工焊工、创业培训”等九大类培训13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934人,技能培训工作在全州名列前茅。同时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低收入劳动力就业,整合行业部门安置公益类岗位7329人次。
三是做实资源互补。色达县探索建立县域内“飞地扶贫、抱团发展”新模式,投资4.8亿余元,启动实施格萨尔文化旅游商贸扶贫综合体建设,发挥“文旅+扶贫+商贸”叠加效应,建成后将推动8个乡镇69个村2720户贫困户10456人持续增收;探索土地流转、土地入股新机制,通过“支部+公司+农户”、“支部+专合组织+农户”方式,成立色达县旭日乡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投入1900万元,流转土地305亩,覆盖5个乡镇32个贫困村2284户。
四是做好就业促进。采取“创新创业+县域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建成“金马众创空间”,培育创客代表10名,孵化牦牛肉制品、奶制品、医用氧气等项目10个。采取“公办民助”,依托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训缝纫、金银加工、唐卡绘画等实用技术人。
内容时间: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