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我们圣水村,村民住进了小洋楼,出门走的是水泥路,做饭用上了自来水,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王总就是我们的致富‘领路人’。”近日,记者在宣汉县茶河镇圣水村采访时,村民向本金高兴地对记者说。
向本金所说的“王总”就是宣汉县圣水果蔬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王策,他在该村采取“农村按揭房”模式,投入资金500万元为村民代建房34栋,建设前村民交2万元定金,建设后交70%款项即可入住,剩余欠款从村民在合作社务工工资中扣除。
王策是宣汉县通过“能人带动”促进贫困户脱贫奔康的一个缩影。
大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
近年来,宣汉县高度重视“能人”工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研究出台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财政支持、工商税收、品牌创建、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成功引进了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业主到农村创业发展;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粮食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惠农政策,对生产经营主体给予奖励补助;在项目上重点倾斜,坚持“能人产业发展到哪里,重点项目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对“能人”投资创办的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辐射效应大的好项目,在资金等方面集成式倾斜;在服务上充分保障,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和帮办制度,为“能人”项目审批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依托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深化与省农科院、畜牧院合作,大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品种选育、疫病防治等科研攻关,为“能人”创业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培养乡土人才,连续5年开展“农村明白人”创新创业培训,去年共培训“农村明白人”614人,有效提升了“能人”致富能力;主动搭建“能人”返乡创业平台,与全县现有“能人”建立合作关系,为“能人”提供投资领域、发展模式等最新信息。
“能人”带动促进脱贫奔康
该县立足“能人”优势,找准“能人”优势与精准扶贫结合点,通过榜样示范,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效应。同时,农民带着生产资料、资金、土地入股企业和专合社,将自己的利益同企业或专合社紧密联系,不仅推动企业和专合社做大做强,还能推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实现农企双赢。该县还将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植入农业产业发展之中,走农旅结合、文旅互动的特色发展之路,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王舜是该县一名回乡创业人员,他投资近3000万元创办的塔河镇号楼村舜天湖生态园,分区建设了中药材、经果林、经济林、山泉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区,“山水农庄”已初具规模。同时,生态园始终坚持走“互联网+农业基地”之路,产品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在电商交易平台销售。2015年,生态园产值达500万元,带动农户200余户800余人致富。
“能人”向以伦在庙安创办的缘生红心猕猴桃种植专合社,种植规模达540亩,已实现利润840余万元;“能人”石长庚创办的明月“蜀宣花牛”养殖场,养殖规模达500头,已实现利润150余万元;“能人”杨昌林创办的龙森中药材公司,种植规模达2.5万亩,已实现利润2000余万元;“能人”李远江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投资近600万元成立了科创农业开发公司,年生产食用菌30余万袋;“能人”陈远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了大成种牛繁殖基地,带动当地群众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能人带动”作用的发挥,不仅给农户脱贫奔康增添了信心,也给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动力。
内容时间: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