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凉山天气骤然降温,一大早,四川薯类创新团队34位专家冒着严寒、不惧寒冷路滑,前往昭觉县、布拖县开展深度扶贫对接工作。车行至国道307博石瓦黑段时,由于冬季高寒山区公路冰冻,交通管制,大家在山上饥寒交迫等待公路放行,等至下午2点也未放行,迫使中断当日行程返回西昌。但薯类创新团队开展扶贫工作的决心不变,首席专家黄钢博士表态: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到贫困县对接,不达目的不罢休。为早日为与贫困县对接上,黄钢博士将团队分成五组,分头行动。
12月9日中午,昭觉扶贫组一行人安全抵达昭觉县城北乡洼古村,首先是召集贫困户集中培训,让贫困户掌握马铃薯高效优质种植技术,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女专家们还与妇女、儿童们交流,宣传少生优教、注重子女教育等。随后专家们走访了5户贫困户。
该村属高寒山区一季作区,自然生态经济条件差,主要经济作物是马铃薯、玉米,部分种植秋菜(圆根萝卜),经济收入低。为助力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薯类创新团队确定明年在洼古村实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示范32亩,农资种薯、肥料、农机均由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免费提供,并提供2个人到成都学习农机操作技能的机会和经费。
随后,专家组又赶到洒拉地坡乡尔打火村,在尔打火村村支书罗呷呷的陪同下,走访5户贫困户,落实了40亩示范用地。薯类创新团队计划明年将在尔打火村用田园管理机开沟起垄实施“马铃薯轻简化栽培示范”40亩,并为其提供农机、种子、肥料及技术,幅射带动全乡,促进昭觉马铃薯种植机械化。
12月9日中午,布拖扶贫组一行人抵达布拖县补尔乡洛堵村,在县农牧局局长黑哈毕子,农技站站长色呷和村主任、驻村“第一书记”等同志的陪同下,走访了10户贫困户。专家们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来源、致贫原因等。专家组向当地农户发放了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相关资料,并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就马铃薯种植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解决。
12月9日,王西瑶教授等一行3人赴美姑县,与美姑县农牧局、马铃薯产业办公室、农技站等部门就马铃薯产业发展、完善精准扶贫模式、薯农培训等进行了调研和深入商讨。并考察了多户薯农的品种结构及贮藏情况,建议种植口感好、抗病强、耐贮藏的“勒洋芋”等优势特色品种,开展脱毒繁育推广,并以“借薯还薯”的方式实行全县推广。
专家建议在稳定现有“青薯9号”种植规模基础上,增加引进新品种实验示范,优化品种布局,提升品质效益,强化当地农业新型人才培养。依靠马铃薯在美姑的发展前景,协调各方优势资源,强力推进美姑县马铃薯产业扶贫工作,最终实现美姑县2020年脱贫致富任务。
12月9日至10日,专家对西昌学院马铃薯科研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该校就下一年在布拖精准扶贫基地工作交换了意见,12月11日,首席专家黄钢在西昌学院向300余位师生做了《新时代现代绿色农业与精准扶贫》的专题报告。
(来源:凉山日报)
内容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