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巴里坤草原满目苍翠、姹紫嫣红。今年,巴里坤县继续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立足特色亮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和旅游品质,使众多游客在领略巴里坤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同时,也拓宽了当地脱贫劳动力的致富门路。
5月18日,在巴里坤湖草原生态景区,周围群山、草原环抱,犹如天空之镜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整个景区干净、漂亮。当天,这里迎来了首批客人。
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A级古城景区”创建工作的推进。2015年以来,巴里坤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巴里坤湖旅游开发,先后建设了环湖公路、浮桥、栈道等旅游设施,引入马拉车、骑骆驼、“驾马驯鹰”等旅游项目,去年,投资新建的高空玻璃栈道更是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今年,为了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提升全县旅游产业服务接待水平,从而为脱贫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在巴里坤县海子沿乡尖山子景区施工现场,各项工程项目如火如荼开展,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的旅游厕所主体已完工,使用面积1.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已完成垫层工作,投资60万元的木屋建设项目也已接近尾声。尖山子村木屋建设项目将为10户脱贫户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眼看着游客一天天多了起来,当地及周边的村民自己制作的酸奶子、奶疙瘩、刺绣有了销路,不少村民摇身一变成了“店掌柜”,参与旅游、饮食、民俗产品销售。
娜孜依帕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她充分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不仅经营着一家小商铺,去年,她还购置了烤箱、和面机等设备,凭借着自己一技之长烤制油馕、油酥饼。
今年,她和丈夫早早就制定好了新的增收规划,丈夫对山拜继续扩大养殖业,她这两天加工制作奶疙瘩、乳饼等特色美食,等到旅游旺季时打算在巴里坤湖旅游景区销售奶制品,增加收入。
今年,巴里坤县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完善巴里坤湖、高家湖湿地等景区设施,完成了头道河子村旅游项目以及尖山子村高空玻璃栈道和县城民族刺绣体验式旅游项目,强化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扶贫有效衔接,扶持发展个体自营、联户经营等多种形式的农(牧)家乐70余家、家庭旅馆13家、民宿9家,直接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160余人,年人均增收1.2万元;间接拉动500余户1200余名脱贫群众年人均增收5000元。
内容时间: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