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这个村的大红枣让村民们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6  编辑:曹亮亮

       金秋时节,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依斯勒克墩村4200亩枣园里挂满红枣。家家户户门前、村委会院里,都悬挂着五星红旗。村里洋溢着喜庆气氛。

       10月1日一大早,乡党委的结亲干部和村民聚集在村委会,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并收看了国庆阅兵直播。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唱着国歌。

       看完电视,结亲干部与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吃着丰收的瓜果,共叙团结友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从2014年起,村里100多名红枣种植能手与全乡各个村的村民‘一对一’‘一对二’结成民族团结致富对子。每一颗红枣里,都有一个民族团结故事,有一个发家致富故事!”依斯勒克墩村党支部书记李开会说。

       该村自上世纪90年代初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几乎每家都成了万元户,成了和田地区有名的富裕村。“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小轿车,生活好着呢!”村民李德振说,“自从种上了红枣,生活就像红枣的颜色——红红火火。”

       如今,村里成立了支青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使全村的红枣种植规模化、技术化,还搞起了电商,为和田大枣的发展出了不少力气。“我们合作社要发展红枣深加工业。目前,我们的‘枣鸡’‘枣羊’已经初具规模,‘红枣果酒’‘红枣醋’现在正在筹备。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红枣之乡’也会越来越红火。”李开会说起话来信心满满。


内容时间:2019-10-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