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扎村是金融扶贫的一个试点村。全村570户,贫困户就有252户。
眼下,一场由人民银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领导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行动,正在这个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寒冬时节,记者置身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金融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力量: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
扶持龙头企业助脱贫
夏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村里的一家养殖企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是阿巴斯·阿亚提。
在村里提起阿巴斯,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在他那儿干活不会挣不上钱!
“我家种植了800亩地。200亩是我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沙土里开垦出来的地;600亩地是承包村民的土地。在合作社没有成立前,我家每年需要招50多名会种植的农民来干活;2010年成立养殖合作社后,自愿入社的村民达到65户。每名社员按照技能高低,一个月的报酬3000元至4500元不等。”阿巴斯这样坦陈。
“为明确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体,我们和人行就把这家合作社扶持成为龙头企业。”县扶贫办副主任冶琼说。
去年5月,依据县人行和扶贫办实地调查的情况,人行通过镇信用社向这家合作社贷款300万元,用于畜牧屠宰、加工冷藏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村里的28户贫困家庭,人行通过信用社给予3000元至1万元的小额贷款用于入社股金。这些贫困户的贷款本金由合作社归还,县畜牧兽医局全额贴息所有贷款,年终合作社还要给贫困户分红。
年过五旬的阿布都卡迪尔·马合木提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因病去世,两个孩子在乌鲁木齐上学。“2亩地只能收获吃的粮食,花钱就要依靠打工来解决。好在阿巴斯招收我,在他家田地搞种植,开始一个月的报酬是2000元,还管吃住。成立合作社后,报酬增加到3500元。去年5月,我贷款了1万元入社股金。阿巴斯承诺,年终股金分红在15%呢。”阿布都卡迪尔说起话来眉飞色舞。
阿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行和扶贫办已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对有能力发展并有金融需求的贫困户发放全额贴息贷款。“合作社的屠宰场地已经竣工了,需要人手来帮忙。我的考虑还是村里那些贫困的家庭,来我这里干活一个月给报酬3000元;贷款入股,享受分红。让他们和我一样走上小康路。”
给贫困户建档立卡
金融扶贫,首先要解决的是选定精准扶贫对象,并建立起信用档案。
寒冬时节,45岁的村民艾力·买买提明正在合作社的养殖场里给羊群添饲料。“我在这里负责500多只绵羊的饲养工作,有多浪羊、小尾寒羊,去年卖出去的羊有800多只。”艾力说,“以前一直想养羊,但苦于没有资金,家庭条件困难也不够格去申请贷款。实行金融扶贫以来,人行给我家建档立卡,经过村民评议还被评为信用户。我在镇信用社也贷了1万元的入股资金。合作社有了养殖场地,我也有了用武之地,我家脱贫致富有了希望!”
像艾力这样有生产能力、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是人行和田地区中心支行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对象之一。
为精准扶贫,这家银行建立了《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内容包括贫困户生产、生活等情况,贷款需求额度信息;制定了专门针对贫困户的信用评级办法,重点围绕诚信度、家庭劳动占比、家庭劳动技能、上年度家庭人均收入等要素进行评级,使贫困户的评级标准和评定方法与一般农户有所区别。
通过县人行和县扶贫办调查,全村评定信用户100多户,其中28户已拿到贷款,少的在3000元,多的达到1万元。
“贫困户中有一部分想发家致富,想贷款但是贷不上,银行想发贷款但怕收不回来,政府想担保但不敢担保,这几乎成了我们扶贫的心病。在县人行和镇信用社的努力下,建立起了信用评级体系。如今,老百姓通过能人带动和金融机构的扶持,确确实实得到了好处。”喀尔赛镇党委书记师海如是说。
合作社辐射百户家庭
有了金融单位的支持,夏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一天天壮大起来:在种植基地,不但栽种各种果树,还栽培甘草;在养殖基地,羊从育肥到扩繁良种,再到养土鸡。“县人行这样支持我,我要对得起人行!”阿巴斯感慨地说。
就拿土鸡来说,阿巴斯的观点是,真正的土鸡不是圈养出来的,而是散养出来的。土鸡市场行情非常看好:“我们合作社的土鸡在南疆是供不应求!”
就在2015年5月份启动金融扶贫的时候,阿巴斯看到这样一个现实:有的贫困家庭能来合作社打工,有的就不行。考虑到贫困家庭差不多都有一个大院子,非常适合养土鸡。在征得这些贫困户同意的基础上,合作社把4万只40天龄的鸡苗免费发放给村里的10多户人家散养,饲料、防疫全由合作社统一来提供。当农民把鸡养到120天龄时,由合作社来收购。“每只土鸡,刨去饲料费用,我付给农户的费用是每公斤12元。”阿巴斯说。
阿卜杜热合曼·斯拉吉艾合买提是村里的贫困户,他的家就在戈壁边缘。他领到了1000只土鸡。“养鸡比养羊好做,没有养羊那么费时,地里和家里的事情都能照顾上。可以说随随便便就把这个养鸡钱挣了。”阿卜都热合曼深有体会地说。
努尔买买提·吾加阿布拉是镇里阿依丁库勒村的贫困户。当他听说,金融扶贫要在邻近的巴扎村实施时,由于家庭的原因他自己不能到合作社打工,努尔买买提就来到合作社,请求阿巴斯也给500只土鸡养养。阿巴斯经过实地了解后,就给努尔买买提免费发放了500只鸡苗。“我养的土鸡都在两三公斤,3个月就挣了1万多!”努尔买买提笑着说。
本村和邻近村庄养土鸡的成功经验,把阿巴斯帮扶的愿望扩大到了“极致”:附近乡(镇)村有多少贫困群众愿意养土鸡,合作社就供应多少土鸡苗。
随后,合作社派人到全县其他乡(镇)实地调查。结果返回来的情况是,全县6个乡(镇)有110户贫困户愿意养土鸡。还有6个农民合作社也请求养土鸡。从去年10月上旬,合作社把40万只有40天龄的鸡苗陆续免费发放到这些家庭及合作社。
“到今年春节前,这些土鸡就可以收购了。到那时,我们的屠宰场就可以正式营运了,还可以解决二三十人的就业问题。”阿巴斯说起这番话来信心满满。
内容时间:2016-01-1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