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以来,墨玉县普恰克其镇阿亚克普恰克其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模式,把发展村集体经济、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阿亚克普恰克其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自治区建设银行驻村“访惠聚”工作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投资413万元,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
村民柔仙古丽·马合木提家的核桃园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实现了大丰收,收入1.5余元。她本人又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在村里的扶贫示范点稳定就业,每个月有3500元的收入。柔仙古丽·马合木提说:“这笔收入让我家的生活变好了,现在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读书,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为了帮助村民增收,今年1月,村里利用建行扶贫资金等多方援助资金共75万元,购买育肥羊336只,采取养殖大户集中托养模式发展养殖业,解决了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拓宽了增收渠道。村民阿卜力孜·买买提家里有6口人,他常年靠打零工维持家用。工作队和村干部得知他家的情况后,把他和两个儿子安排到村里养殖合作社上班,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村民杰乃提·喀斯木今年33岁,没有稳定收入。工作队分析了她家的实际情况,结合她年轻、接收新鲜事物快等特点,鼓励她走出家门去务工,既增加经济收入,又增长见识。经过面试后,她顺利成为了艾合买江烤肉店的一名员工,现在每月2000元的固定收入让她很满意。杰乃提·喀斯木说:“等钱存够了,我还要买牛羊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去北京旅游!”
据了解,自治区建设银行驻阿亚克普恰克其村“访惠聚”工作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上下联动、集中联建、社户联合”的三联推动及产业的多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循环种养、利益联结、产业经营、激励带动、加强监管等机制,通过用好产业扶持基金、明晰产权关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强化群众技能等,走出一条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复制推广发展经验,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加快脱贫奔康的新路子。
2020年,工作队利用建设银行扶贫资金15万元,先后购买1500只蛋鸡苗、2000只鹅苗以及3100只尼雅黑鸡苗,分别发放给5户、21户和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林下养殖,并利用建行福利资金进行收购,每只鸡按100元、鹅按120元收购,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0元。自治区建设银行驻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阿不都热依木·阿勒玛斯说:“近三年来,我们共投入项目扶贫资金413万元用于村委会阵地建设、民生发展等方面,促进就业、产业全覆盖,抓牢就业、抓实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除了发展特色产业,阿亚克普恰克其村还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鼓励农牧民群众在建设美丽庭院的基础上发展“庭院经济”,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收入。村民肉孜·库尔班家的庭院如今改造得焕然一新,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科学合理分布,在庭院种植的蔬菜瓜果为他带来了5000元的收入。
截至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人均纯收入从9800元增加至1093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7.5万元增至26.6万元。接下来,阿亚克普恰克其村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走向共同富裕。
内容时间: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