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莎车县春耕生产见闻:集约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4  编辑:wangximing

新疆日报讯(记者朱明俊报道)3月的叶尔羌河两岸冰雪消融,返青的冬小麦如一条条翠绿彩带,交织在一排排林果树间。巴旦木、杏、桃树花蕾含苞欲放,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3月11日,记者来到了莎车县叶河东岸的几个乡镇,阿瓦提镇英阿日西村和诺代村的村民几天前在一片集中连片地里定植了西梅树,阿瓦提镇党委书记种社峰告诉记者,这两个村集中连片的土地有750亩,今天他们在西梅地忙着套种万寿菊。

种社峰告诉记者,这一片地过去属于两个村子,地块零碎且由南向北有两米的落差,家家户户都种棉花。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的效益一直发挥不出来。去年冬天,与村民商量后,退出棉花种植,统一归并平整土地,开春后定植经济效益高的西梅并套种万寿菊。这个建议得到了两个村村民的一致响应,去年入冬整理好了土地,为今春打下基础。

种社峰边查看西梅树的定植情况边对记者说:“过去我们有些村的农民都以小农经济模式生产,每家几亩地上种植作物比较杂,除了口粮,还种了一两亩核桃、杏子等。这样只能解决温饱,而且缺少种植技术管理,各自为阵形成不了规模,没有持续增收的潜力,所以经济收入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很难再提高。”

对此,莎车县近几年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生产条件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棉总产量,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展种植结构调整的空间,发展高值高效作物和园艺产品。

正在地里忙着的英阿日西村村民艾山·玉素因告诉记者,他家15亩地种了3亩核桃、2亩杏子和10亩棉花,这些地分别在几个地方,基本上是粗放型管理。所以每年核桃、杏子和棉花的收入都不高,加上家里三个孩子正在上学,生活艰难。去年入冬,村里组织村民给大家讲明了规模化生产的好处,今年一开春他就将10亩棉花地调整到集中连片定植西梅并套种万寿菊。艾山·玉素因告诉记者:“今年10亩万寿菊按照和企业签订的收购合同,当年纯收入20000元以上,10亩西梅三年后挂果每年收入也达20000元,我们一家很快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和艾山家耕地相连的赛买提·买买提家里共5口人,有15亩耕地,以前全种棉花,每亩地收入只有300元到500元,没有其他收入。村里针对他家的情况,将他家14亩地改种西梅套种万寿菊。赛买提逢人就说:“有了乡里和村里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家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3月11日,记者在莎车县叶尔羌河东岸的四个乡镇走遍了二十几个村,所到之处,各乡村都在利用春季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确立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围绕农村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村里成立了各类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对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贮运及加工业实行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在确保粮食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特色种植、林果、畜禽、果蔬四大优势产业,狠抓农产品加工、流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记者发现巴格阿瓦提乡许多村都在建设集中养殖区,有的村在养殖区成立了合作社,村民以股份制的合作方式入股饲养牛羊、鸡鸭和鸽子。不少去年成立的合作社见到了效益,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巴格阿瓦提乡党委书记赵忠说:“这几年通过‘企业十农户’的模式生产色素辣椒和万寿菊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许多棉花种植户转变种植模式,收入并没有受到棉花市场的影响,在稳步提高。色素辣椒和万寿菊已经成为稳定农民增收的特色农产品,今年我们乡要扩大面积,优化品质,提高产量,使特色产业成为农业生产新的增长点。”

“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提高粮、棉、林果的总产量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生产条件和增加科技投入来实现。从实际出发适度调整低产低效粮、棉种植面积,发展高值高效作物和园艺产品,以新技术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和设施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这也是莎车县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莎车县农业局局长高守迎对记者说。


内容时间:2016-03-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