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用高原绿铺就特色脱贫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3  编辑:陈亚丰

在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边境线长的深度贫困县——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当地推进脱贫攻坚,注重建机制、摸底数、找问题、查短板、下实劲、重成效,立足高原绿色优势,叫响高原特色品牌,增强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全国贫困县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我们县要提前一年。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19年,全县要确保剩余的24个贫困村、9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月3日,塔什库尔干县扶贫办党支部书记、副主任赛都拉·吾买尔告诉记者。

畜牧业“牦牛”唱主角

在圣洁的雪峰下,一排蓝顶圈舍在苍茫戈壁上格外显眼。这里是塔什库尔干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没有办公场所,甚至连个牌匾都没有,但承载着7户村民的希望。

12月3日,听说有记者过来采访,正在县城卖牦牛肉的阿米尔夏·塞甫拉特意给自己“放了假”,带我们参观合作社的牦牛。

在内地卖过烤肉的阿米尔夏头脑灵活,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想让村民在养殖上有更多的收入。

“以前,我们养大一头牦牛需要5年时间,加入合作社后用科学的喂养方式,仅需要3年。更重要的是,我们原来把牦牛都卖给了牛贩子,一头牦牛通常只能卖五六千元。现在牦牛宰杀后由阿米尔夏拿到县城去卖,一头牦牛可以多卖两千元。这样算下来,我放到这里的4头牦牛卖掉后就脱贫了。”提孜那甫村贫困户阿地力夏·提尕尔拜对记者说。

今年,该县坚持把高原畜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引进优质牦牛近4500头。深圳市帕米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帕米尔和正源”精加工牦牛肉品牌,帕米尔高原农产品配送中心、深圳市“帕米尔高原牦牛品鉴馆”旗舰店正式运营,实现“产+销”一体化。为了解决饲草料不足问题,塔什库尔干县完成10万亩高效节水草场建设,培育扩繁4500亩野生牧草和紫花苜蓿,10万吨颗粒饲料加工厂正在加快建设。

建设自压喷灌草场建设、标准化棚圈建设、野生牧草试种、饲料加工等扶贫举措,为塔什库尔干县牦牛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塔什库尔干县畜牧兽医局项目办干部周超介绍,政府正引导鼓励农牧民“小畜换大畜”。2018年至2020年,当地将建设标准化棚圈1600余座、18万余亩人工饲草料地和2700余座饲草料棚,持续引进优质的牦牛、牛、羊品种。同时,培育畜牧龙头企业,研发高原有机农牧产品,叫响高原绿色、生态、有机品牌。

种植业强化“帕米尔”

“我们种出来的帕米尔蔬菜,是纯正的绿色有机食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里无霜期很短,农作物产量低,但品牌打出来了,农产品被广大消费者认可了,农民照样可以在土地上增收。”谈到高原种植业,塔什库尔干县塔合曼乡乡长苏来曼·先比说。这几年,塔合曼乡尝试种植大棚蔬菜,黄瓜、辣椒、西红柿是菜农最喜欢种的品种。去年,有的农民尝试种红皮土豆,虽然一亩地产量不到一吨,但每公斤5元钱,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就像牦牛适合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条件下生存一样,玛咖、雪菊等适应高原种植的经济作物也与“帕米尔”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年,塔什库尔干县在种植扶贫上做起了“小庭院”文章。“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帮每户贫困户改造庭院,引导贫困户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家庭手工业,实现户均年增收1000元。

同时,塔什库尔干县相关部门加强“帕米尔玛咖”“帕米尔雪菊”品牌保护,建设“生产质量安全示范区”,成功试种当归、党参等高原特色中草药。

群山环抱中的塔什库尔干县县城很小,仅有上万人口,但高原土特产店铺随处可见,玛咖、雪菊、石莲、恰玛古等本地农产品成为店里的主角。

赛都拉·吾买尔告诉记者,今后,塔什库尔干县在做精高原特色种植业中,将进一步强化“帕米尔”品牌保护力度,种植当归、玛咖、青稞等43000余亩、大果沙棘2500余亩、核桃等果木16000余亩。加快8个乡级农贸市场、32个冷库建设,为农牧产品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打造绿色有机、高原生态蔬菜基地,实施“互联网+农牧业”行动计划和电商下乡行动。

旅游业立足“风情游”

在塔什库尔干县各族群众眼里,帕米尔高原上奇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劣势,也是优势:游客在其他地方难以欣赏体验到此地的独特景色和风情。这两年,在国家兴边惠民、新疆发展全域旅游、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深圳市对口援疆等政策和机遇面前,参与到旅游业的农牧民越来越多。

阿米尔夏·塞甫拉在村里搭起了牧家乐毡房,他所在的提孜那甫村离县城仅10公里,高原风光一览无余。环顾四周,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纯净得像洗过一样;肉、奶、蛋、蔬菜、面粉都是原生态绿色产品。

“今年,我们县在发展高原旅游业中建成四国美食城,开发塔吉克族特色美食65种,成立帕米尔文化风物公司,开发7类180款文化创意产品,培训旅游业从业人员800余名,建成了229家牧家乐,确保贫困群众通过旅游扶贫增收。”赛都拉·吾买尔说。

说到高原旅游业,塔什库尔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扎帕尔·阿塔吾坚信,塔什库尔干县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面临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众多机遇,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会大幅增加。今后,塔什库尔干县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中,将打造“一城三线七十二景点”、讲好“西游记故事”、培育四个特色精品旅游村。

石头文化是塔什库尔干县高原旅游的一种独特文化,下一步,当地将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载体,加快古石头城等核心景区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冰山石画、冰山篆刻、冰山刺绣等旅游纪念品开发、加工、生产、销售,逐步推出质优、款新、富有创意的旅游工艺品。加快旅游民宿房屋改造和以石头文化、塔吉克文化为主要风格的城乡建筑风貌改造等,叫响“中国国际高原风情旅游目的地”品牌优势,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第一城。


内容时间:2017-12-0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