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泽普县古勒巴格乡充分发挥当地的土地资源优势,抢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以市场效益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因素,种植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产品“籽用西葫芦”,进一步拓宽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增加土地经营收入。
近日,记者在古勒巴格乡的吐格曼贝西村150亩红枣地里套种的“籽用西葫芦”地里看到,个大、匀称、黄澄澄的西葫芦布满田里,古勒巴格乡的农业技术服务队正在忙着进行田间管理。
古勒巴格乡林业站技术人员阿布都热西库尔·扎克尔说:“西葫芦是5月份种的,到9月底就可以收获,在管理过程中只要做好追肥、浇水、打药等工作就可以了,种植过程管理很简单,效益也不错。通过种植‘籽用西葫芦’,发展我乡的特色种植业,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种植“籽用西葫芦”相比起其他农作物,投入少、产出高、管理简单、劳动强度低、抗旱、抗病能力强。并且,剥离后的葫芦皮、瓜秧还可以喂牛、喂羊。经济效益可观。该乡的玉素甫卡德尔·阿布都拉也是农业技术服务队的队员,看到“籽用西葫芦”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不错,也有了种植“籽用西葫芦”的想法。他说:“我们家种了20亩地,种的是棉花,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也不怎么高,挣不上钱。我看到咱们乡在发展特色种植‘籽用西葫芦’,经济效益很不错,计划明年也在红枣地里套种‘籽用西葫芦’,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发展特色种植,来增加家庭收入。”
近年来,古勒巴格乡在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同时,把订单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全乡150亩的“籽用西葫芦”已经与收购商签订了订单。每公斤保底价10元,预计每亩收入可达1000元左右。由于种植投入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效益高,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内容时间: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