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孜,藏语意为虎峰。这个距离拉萨市区20公里的县区,素有拉萨“东大门”之称。2016年以来,达孜区抓好各项脱贫攻坚措施落实,贫困群众收入得到大幅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扶贫产业迅猛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达孜 · 工业园区
达孜工业园区于2002年破土动工,如今已经走过18个年头。作为首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达孜工业园区在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农牧民群众增收创造了条件。园区的龙头企业是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又是如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记者来到达孜工业园区进行了探访。
达孜区区长春新介绍,截至目前,园区注册企业有1840多家,产品种类达到800多种,而在入驻企业中,中国驰名商标有3家,自治区级知名品牌有20家。
“这些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比如为老百姓提供多个就业岗位,盈利后给老百姓进行分红等。当然还可以通过构建项目与当地农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结,带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比如西藏吉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们生产的吉顺青稞醋用的是达孜本土的青稞,而技术则是镇江恒顺的,通过对青稞的深加工,为有机食品提升了附加值,青稞的价格就自然而然提高了,这样一来老百姓种植青稞的积极性也变高了。”春新说道。
当然除了园区外,达孜也有一些贴近乡村实际的增收途径,比如说各类农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其中比较出名的雪乡扎西岗面具合作社,在达孜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白纳沟 · 生态旅游景点
民族手工业得到传承,而生产的产品除了线上销售外,还可以依托白纳沟等旅游文化景点,进行线下销售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吃上旅游饭。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整个“十三五”期间,达孜的46个脱贫攻坚产业项目,目前已全部建成运营。企业带动脱贫,百姓自主创收,达孜区的百姓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希望。
内容时间: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