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脱贫攻坚】在那遥远的地方,他的实干精神掷地有声——记崔黄口镇援藏干部崔建国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29  编辑:陈亚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西藏。

那里每一条公路都是最美,每一条湖泊都靠近天堂。正因如此,“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是许多人的心愿。

这里有蓝天白云也有高原厚土,有震撼美景也有低压缺氧,在平均海拔超过3700米的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有一位来自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的援藏干部,当地群众说他是干实事的好副县委书记,学生和家长说他是真奉献的好心人,县里干部说他是能吃苦的好党员。

他就是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副镇长崔建国,现任江达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2019年7月,经组织安排,崔建国作为天津市第九批援藏干部江达县工作组组长,来到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工作。援藏近一年,他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扎根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民分忧解难,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一心为民,倾尽全力拓发展

江达县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山路旁边往往就是悬崖。但是为了摸清每个乡镇、村庄的基本情况,为了让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部署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崔建国同志不顾忌个人安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跑遍了江达县下辖所有11乡2镇,94个行政村居,用脚步丈量民情。

江达县地理位置优越,是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结合部,是昌都融入成渝经济圈的窗口,是国道317线进藏的第一县,更是藏东的门户。崔建国看准了这个机会,利用江达县藏东门户的地理位置,积极与天津市武清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在西藏解放第一村江达县岗托镇雪巴沟风景区建设祥水山庄项目,目前正在持续完善和全面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争取尽早为当地群众创收。建成后按同类酒店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70%的入住率计算,预计住宿每年营业收入可达314万元。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并没有打乱崔建国对江达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考。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崔建国全力帮助江达县解决产品“难卖”和“滞销”问题,创新帮扶形式,为江达县的产品“雪岩泉”饮用水积极寻找销路,可谓倾尽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今年4月28日天津市消费扶贫云签约西藏江达县分会场上,江达县净界天然饮用水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清注册企业西藏雍锦商贸有限公司在线上成功实现签约,签约标的为“雪岩泉”饮用水,签约额为500万元,预计可带动当地1868人实现增收。

自掏腰包,山高路远送温暖

为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现状,崔建国不顾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克服各种不利条件,通过不断的走村入户,深入百姓家中,详细查看询问他们的饮食、饮水、住房条件、耕地、牲畜、虫草收入等情况。尤其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学生入学情况、易地扶贫搬迁、看病、就业以及已享受了哪些帮扶政策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确保每一户帮扶群众家庭情况和收入等统计准确。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崔建国时常自掏腰包为群众送上慰问金与慰问品。为助力江达县困难群众圆梦,崔建国于今年4月30日组织了“津江一家亲·圆梦微心愿”活动捐赠仪式,并积极联系协调内地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江达困难群众和学生捐赠价值270万元物资和营养品,在多次的慰问及捐款活动中崔建国个人所捐赠款项已累计1万元。

热心教育,扶贫先扶“智”和“志”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理论依然让崔建国记忆深刻,振聋发聩。

初到江达县进行入户调研的时候,崔建国发现偏远的村庄里,由于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加之当地农牧民对送子女上学接受教育的意识淡薄,这里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普遍不高,这件事情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教育从根本上决定了江达县的未来,如果没有教育,一切将无从谈起,更无法改变藏区落后的局面。为了让江达县的控辍保学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尤其是让考上大学的学子都能不因贫困辍学,崔建国决心联系天津市武清区相关部门,建立教育圆梦基金,对这些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让他们都能有学上。并通过不断的调研走访,不断加大对偏远地区农牧民进行关于送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工作的宣传,使偏远地区农牧民从思想上逐步改变了“重放牧、轻教育”的观念。

编后语

从天津到江达,2800多里的距离;从援藏到现在,300多个日夜;跋山涉水,跑遍江达11乡2镇、94个行政村居;建设核心景区,预计年营业收入86万元,带动57户192人实现分红增收。一串串数字的背后饱蘸着满满的援藏之情,崔建国说:“援藏是心灵之旅,也是艰苦之旅,更是收获之旅。如今,我依然驻守在高原藏区,在江达这片热土上真情奉献,收获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历练,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红心向党,忠心为国;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无私奉献,为民服务;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无所畏惧,奋力拼搏……也正是这一个个像崔建国这样的中国人,他们前赴后继,舍小家为大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内容时间:2020-06-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