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地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乃东区滴新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依托车队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滴新村从2005年开始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创办了滴新兴隆砂石合作社、石材加工厂、扎西兴隆建筑公司等11家村集体企业,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委会从2006年至今,已累计为村民分红830余万元。2017年以来,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滴新村作为农村土地抵押贷款试点村,在乃东区内率先开展抵押贷款,加上 “金卡”、“银卡”、“钻石卡”贷款工作,原有家底和各类贷款使滴新村村民手头更加宽裕。截止2018年4月,滴新村村民共购置各类大型机械86辆(其中运输卡车47辆,装载机28辆,挖掘机11辆),折合资金达6000余万元,远远超出当前市场容量,大量车辆闲置,不仅使村民赋闲在家,还占用大量资金,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如何优化配置资源,使农民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国家政策,充分解决资金、资源利用不充分,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问题摆在了滴新村“两委”班子面前。经支部书记提议,通过5天的村“两委”班子会议讨论,探索出了一套“村委会兜底、车队服务、打造主体产业、发展多种经营”的乡村振兴战略滴新模式。
村委会兜底,车辆折现,将钱装在自己口袋里
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滴新村经过多次商讨,召开10余次村民会议后,最终决定将村民的所有车辆卖掉,在此基础上,由村委会按照车辆原价给予10%左右(3000元至36500元)的补贴,同时组建一支村委会所有的便民运输队。
村民通过变卖车辆,获得了大量的现金,可以外出务工、自主创业、在村办企业打工、流转土地发展多种经营。目前已有部分人在泽当租赁商品房做小生意,30余人流转耕地发展特色种植业,30余人被分流到砂石厂、石材厂、车队、建筑公司务工。
车队服务,群众分红,压力推给村委会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就是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要落实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滴新村在80多户车主全部签订《补偿协议》后,村委会同时从车主手中回购了6台挖掘机,6辆装载机,8辆大卡车,并雇佣了20名司机(本村村民),从事村办企业的运输、挖掘等工作。同时,村委会承诺全村村民年底按照8000元的标准给予分红。
滴新村共有村民208户,836人,按照分红标准每年需要670余万元的资金。结合2017年各类车辆的收支情况,滴新村运输车队的年纯收入约300余万元,资金缺口怎么办?滴新村支部书记扎西多吉讲,有压力才有动力,分红标准是按照车队定量制定的指标,滴新村下一步要在扩大村办企业销售额和组建山南市品牌车队两个方面下功夫,要用过硬的队伍素质,高标准的管理,严格的要求去占领市场,承担乃东、山南市的建筑工地等运输任务,走出一条具备滴新特色的乡村发展振兴之路。
健全制度,严格管理,打造便民服务车队新品牌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促进乡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打造区域品牌,拓展增收空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加强车队管理,创建品牌,滴新村从技术、维修、调度、财务、安全等方面落实了“四个严格”,做到了用制度规范驾乘人员的行为,用责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一是严格技术管理。把好驾驶员选聘关。滴新村从2008年开始经济发展有起色后,参加运输车辆、特种作业车辆驾驶员培训的村民络绎不绝,到2018年,全村持有各类驾驶执照的村民400余人,基数很大,但要选聘出优秀的驾驶员并不容易,村委会在招聘司机时严格从驾驶技术、修理常识、工作态度三个方面把关。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从报名的120余人中,选聘出了20名各方面都优秀的驾驶员。把好驾驶员培训关。制定了《滴新村便民车队培训制度》,邀请城区汽车修理厂的技术人员、辖区民警对车队驾驶员进行保养维修知识和交通安全法规培训,做到培训的常规化、制度化。把好工资待遇关。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将驾驶员的待遇按照“基本工资+劳务工资+奖罚金额”支付,每名车队驾驶员年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二是严格车辆管理。制定了《车辆日常保养及维护制度》、《车辆卫生管理制度》、《随车工具管理制度》和《车辆档案管理制度》,对车辆的原始档案、维修记录、车辆证件、缴费凭证、运行记录等进行严格管理,做到有章可查、有据可依。三是严格调度制度。配备车队调度员3名,从车辆调配、驾驶员调度和对道路熟悉情况,结合运输任务的时间、流向、大小、货物类型等方面进行严格调度,做到规范化、公司化管理。四是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了人员岗位责任制、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检查制度,严格控制各种形式的交通违章行为。同时,制定了出车打卡、定点加油、油料核算、节约奖励、超额罚款等制度,配备跟车安全员5名。同时,聘请专业财务公司,制定了财务工作“三本账”,规范了财务、出纳、管理人员行为。
打造主体产业,发展多种经营,距离小康梦又近了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在完成车队改革后,村民手里有了余钱,思想就活跃了起来,如:村民次仁顿珠,他原来有2辆大卡车,一辆装载机,由于只有零星的活计可干,资金周转不了,人被困住,还得支付司机的工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车队改革后,他的2辆大卡车、1辆装载机共卖了100多万元,加上村委会补贴的十多万,一下子有了120万元的现金。他说,作为一个农民,下一步要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成为一名职业农民。
经过车队改革,滴新村一大部分村民手中都有几十万元的余钱,全村农户都可得到几万元的分红,在投资长、见效慢的种植业产业发展领域,滴新村相较于其他村,更能承受市场风险。对于将来的发展,村委会计划加大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经营,大力发展滴新村藏药材品牌,将滴新村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特色村居。
内容时间: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