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聂拉木县琐作乡排嘎村的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就热闹起来,来自拉萨海关的几名驻村队员正在和村民一同除草。村民索朗仁青告诉记者,村里的温室蔬菜 种植基地是在拉萨海关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修建的,2014年,大棚收获了5000多公斤蔬菜,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餐桌,多余的蔬菜通过销售让村民获利近2万 元。
帮助村民修建大棚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只是拉萨海关驻村扶贫工作中的一件“平常事”。“十二五”以来,拉萨海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海关总署的大 力支持下,结合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好驻村扶贫对象对口帮扶工作,做到“扶真贫、控返贫、管长远”。
做规划兴产业 因地制宜科学扶贫
“十二五”时期,拉萨海关定点扶贫日喀则市聂拉木县琐作乡南木萨林村和嘎琼村以及波绒乡扎青村,均属半农半牧村,辖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业,群众收入来源单一。
面对当地情况,拉萨海关驻村工作队准确把握村情民意,在广泛征求县、乡、村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编制了《琐作乡三年扶贫工作规划》。按照“调结构、兴产业、 增收入”的工作思路,改良传统饲养方式,促进草畜转化,加快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乡村的形成和发展,打造一村一品甚至数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目前形成了卡久 村白绒山羊养殖基地、排嘎村温室大棚、藏拉河采砂场等产业。卡久村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目前存栏量175只,预计每年可实现经济收入2万元。
在藏拉河采砂场,先后有1950多名村民投工投劳,2014年,村民仅此一项劳务创收就近15万元,砂场实现纯利润30余万元,比2013年增加19万元。看到自己的劳动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村民们纷纷表示:“有了采砂场,我们靠自己的劳动就能脱贫致富”。
提素质育人才 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鉴于琐作乡群众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不足的现实,驻村工作队认识到:要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就要开发式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大扶贫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拉萨海关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重点抓好贫困家庭劳务培训输转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力求在培育本地乡土人才上实现新突破。 在培训对象的审核上,严把关口,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在后续管理上,加强就业信息、用工维权等方面的服务。村民有了劳动技能,找到了好工作,也增加了收 入。
几年来,在一批批驻村工作队员的努力下,共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00余人次,受训者全部输转,稳定就业,贫困群众年平均劳务收入增长15%以上。
兴基建强基础 整合资源提高造血能力
在“调结构、兴产业”的基础上,拉萨海关驻村工作队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琐作乡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们通往小康生活的路更宽了。
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村里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5年来,拉萨海关共投资近千万元,完成了采砂场、白绒山羊养殖基地、温室大棚、引水灌溉水渠等20余个项目,为琐作乡购置了1台价值20余万元的挖掘机, 先后帮助购买了农业用车1台、山地步犁70台、小型收割机42台、时风牌320型拖拉机3台和配套犁子3台以及牛奶分离器等。同时,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活动,逐步提高村民自我造血能力。
内容时间: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