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抓住生态和扶贫两个要点,做好结合文章,南木林县通过积极探索,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融资之路、产业之路、扶贫之路。“打造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谐美好家园。”南木林县副县长王永刚在总结该县工作思路时说。
经济林让“湘河谷”靓起来
2016年6月进藏之初,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东奇和时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永巨指出,要创新援藏方式,积极利用市场资源推进援藏工作。通过调研,结合西藏气候、水土等实际和南木林县生态发展和精准扶贫情况,工作组提出引进种植经济林木,为南木林县打造一个经济林生态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示范工程,把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在林业绿化中寻求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总投资20亿元,规划面积10万亩,集旅游观光、苗木生产、林产品深加工、果品销售于一体的南木林县“湘河谷”经济林生态产业扶贫项目于2017年4月17日破土动工。该项目由潍坊第六批援藏工作组引进,潍坊金丝达实业有限公司和市政府共同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投入1600万元在南木林县南木林镇米如村建设经济林1000亩作为试验示范项目,该项目不用援藏资金,完全由企业自筹,探索出了一条企业主导、政府服务、群众受益的发展路子。
此外,南木林县投入500万元援藏资金在艾玛乡德庆村建设300亩“湘河谷”生态产业扶贫苗圃实验基地,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均初见成效。目前,基地雇有7名长期工,有11户13人可以通过在这里的劳动获得报酬,建档立卡贫困户占50%,基地开出的工资为150元/天。
赤列一家都在该实验基地工作,儿子当保卫一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女儿米玛普赤则跟赤列一起,维护基地内的苗木,一年下来,每人有1.4万元的收入。“没有种树以前,这里被风沙笼罩,现在种上了树,不仅环境好了,我们收入也增加了。”赤列高兴地说。
今年3月30日,结合项目开展,南木林县举办了“脱贫致富靠双手,技能培训进万家”林业技术培训班。对近百名农牧民进行了新品种识别、品种特性介绍以及栽培技术等培训。“我们推广的林木,以易学、易推广、易管理为主。”县林业局副局长刘海佳表示。
2017年5月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姜杰,以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冯继康等领导亲临项目现场视察指导,并指示,要突出项目的援助属性,发挥并放大项目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作用。“湘河谷”项目的建设推进,不仅为南木林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进一步打造擦亮了“潍坊援藏”品牌。
雅江北岸荒滩变绿洲
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最初由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2011年提出并实施,在雅江北岸不毛荒滩上利用湘河水自流灌溉,通过客土改良,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区建设,经数年苦战,渐成规模,成效明显。2014年山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赵志远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的支持,举全县之力努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当年完成造林8000亩,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建设上升为自治区战略,成为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的启动地和示范点,也成为全市倾力打造的雅江两岸百万亩生态区建设示范工程。
生态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根据当地土壤、水源、立地条件,本着科学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分步有序实施的原则,坚持水利先行,严把“五关”(规划设计关、苗木质量关、挖坑标准关、栽植技术关、浇水培土关),全面提升工程质量。“三分种树,七分管护”。在高原、高寒、荒漠化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尤其更要强化后期管护。为严格落实 “五防”(防病虫害、防干枯、防盗伐、防牲畜啃食、防非法侵占)措施,2017年援藏工作组拿出经费80万元,组建了一支60人的管护队伍,对生态区进行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围栏维护、冬季树木养护、涂白和防火等工作。购买价值400万元的喷雾车、消防车、药品等森防物资;投资45万元修建防火观景台;申请省援藏预备资金150万元,修缮了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
截至目前,示范区造林投资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4亿元,山东援藏累计配套6000多万元),完成造林4万亩,栽植新疆杨、榆树、柳树、藏川杨、小青杨、紫穗槐、沙棘等苗木200万株,建设绿色走廊林网50公里,水渠50公里,初步形成了林成网、田成方、路相通、水相连的综合性生态建设基地。
为保证植树造林连续性,解决本土苗木供应不足的问题,2015年潍坊援藏投资900万元,在恰热村规划建设890亩苗圃基地,主要生产藏川杨、竹柳、榆树、新疆杨等多种优质苗木;2017年又投资500万元在德庆村新建苗圃300亩,引进了海棠、紫叶稠李、平欧榛等18个树种37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
据气象部门初步统计,示范区沙尘天气次数同比减少1/3,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风沙小了,山川绿了,河水清了,环境美了,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了如今的生态绿洲。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充分发动周边群众参与,群众机械、劳务增收近5000万元,实现了群众增收与生态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易地搬迁提升人居环境
卡孜乡普章岗村是南木林县主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为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易地搬迁村人居环境,2017年投入援藏资金680万元,为卡孜乡普章岗村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绿化、亮化和给排水功能。项目计划改造提升人行道1634米,新建人行道彩砖5778平方米、铝合金栏杆3210米、排水沟1592米、路灯55盏,为普章岗村村委会新建围墙201米,硬化地面2265平方米,配套铁门、旗台、路灯等设施。还投入500万元,为普章岗村村民购置藏式家具、藏式用品等。
2018年,南木林县投资300万元,建设普章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孵化基地1300平方米,购置磨面机、榨油机及附属配套设施,为普章岗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卡孜乡完小用上清洁供暖能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南木林县通过积极运作,尽力改善县内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经过协调,山东科灵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学校无偿建设价值390万元的光伏供热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该校校长尼玛旦增表示,后续还有110万的项目会继续建设,惠及全校605名学生和28名教师。六年级学生罗布普赤告诉记者,宿舍和教室里安装了暖气之后,比家里烧的牛粪炉子暖和多了。
此外,南木林县完小教师居住条件紧张,很多教师在外租房居住,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潍坊援藏工作组投入资金650万元,为县完小修建了40套教师宿舍,配套硬化周边路面,有效改善了教师居住条件。
内容时间: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