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木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总面积3275.8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4044人(2012年)。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将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018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专项评估检查,并报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尼木县符合贫困县(区)退出条件,正式退出贫困县。
(一)扶贫情况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尼木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59户5018人。尼木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实干创新,主动作为,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精准的思路举措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的历史重任、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全县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8年9月,尼木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现代尼木三步走”,谋篇布局统领全县脱贫攻坚。“思路决定出路”。针对尼木县“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的“三差”实际,尼木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谋划了“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和“四产业三园区”发展布局,对照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将每一步细分为“三个五”。
尼木县把全县党员干部作为现阶段可以挖掘的最大资源,致力打造“三支队伍”“五支力量”、全力推进25项措施,凝聚起推动尼木各项事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思路清,干劲足,减贫成效更明显。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不是真脱贫,产业带动是巩固脱贫成果、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面对尼木县扶贫产业基础薄弱、长期无支柱性产业的窘境,尼木县委、县政府明确了重点发展“藏香、藏鸡、有机农业、全域旅游产业,推进尼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和尼木尼弘元仓经济港物流园区建设”的“四产业三园区”发展布局。
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突出扶贫效果与持续增收相结合、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体系建设相结合、坚持集中打造和带动全局相结合”的“三项原则”,尼木县“十三五”时期计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9个,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30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9个项目正在建设。
积极带领全县上下主动争取北京对口帮扶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长期巩固的基本之策,确定了实施“短平快”产业项目与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指导思想。
2020年以来,运营项目带动992人就业(辐射带动3440人),增收463.08万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户738人就业增收262.38万元;带动8135人次投劳务工增收89.1万元;带动543户分红增收113万元,其中带动建档立卡户443户分红增收97.4万元。
(二)乡村振兴目标及基本规划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尼木县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脱贫攻坚时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突出产业链建设和产业扶贫巩固行动,精准减贫,推进同步小康,夺取脱贫攻坚的根本性胜利。
(来源:尼木县政府新闻网、中国西藏网)
内容时间: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