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西藏五十年:羊毛编织财富梦——西藏普兰县西德村民族手工业加工坊见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10  编辑:wangximing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付承堃 李世钰):纯白的羊毛,配以最原始的染织与工艺,编织成五色的纯羊毛手工制品,西德村的几十名藏族妇女聚在一起,正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西德村是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一个海拔3800米的小村庄,美丽的孔雀河流经此地。村里种着青稞和油菜,雪山的融水直接灌溉着农田,不出意外,今年会是个丰收年。不过,村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温饱而已。

几年前,西德村妇女们萌生出创办手工作坊的念头,在县民族宗教局、扶贫办等部门的资金支持下,这一想法得以最终实现。

西德村民族手工业加工坊面积不大,厂区被分隔成数个小车间,妇女们各自熟练地操作着手动织布机,男人们则围坐着一起用针缝着东西。几块加工好的毛毯挂在院子里,每块上面都有编号,非常醒目。

加工坊负责人西洛说,这些毯子是学校订的,给住宿学生用。学校是他们最大的客户。县民政局是他们第二客户,所订购羊毛毯子主要免费供给五保户。

作为普兰县政府派到西德村的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西洛负责手工坊对外业务。他说,一个人织一条毯子要用8天时间,工资每人一天100元,光人工成本就是800块,一条毯子可卖1000多块。但当地没有多少人爱用这种东西,主要是款式简单、不够精美。

由西德村村民推选出的手工坊经理洛追玛则想着给工厂添置机器,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可资金缺口却高达100多万元。“我们驻村干部一直在想办法。”西洛说。

作为手工坊的技术工人,尊追玛说,手工坊改善了她家的经济条件。每天她10点上班,晚上7点半下班,中午能休息一个半小时。尊追玛有四个儿女,21岁的大儿子在昆明上军校,最小的姑娘还在本村上幼儿园。

西洛认为,手工坟刚刚起步,对村里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但村民们想加入的意愿度很高。他希望能早日解决手工坊面临的资金、技术问题,让村民们编织出更精美的产品,走出普兰,走出阿里……


内容时间:2018-08-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