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德钦县拖顶乡洛沙村脱贫致富的药香越来越浓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22  编辑:陈亚丰

德钦县拖顶乡洛沙村位于德钦县拖顶乡西部,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农户399户1547人。由于地理条件,人为等因素的限制,2014年洛沙村被识别为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97人,当时贫困发生率为19.93%。

自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挂包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德钦县纪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德钦县、拖顶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德钦县拖顶乡洛沙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三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在深入总结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制定了洛沙村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主,采用“党总支+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作用,带领农户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增加群众收入。经过长期努力,常抓不懈,现木香、当归、天麻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0亩,农民群众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药材种植户来说,截止2019年,相比2013年,人均年收入约提高了2万元,中药材产业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已达到60%。2018年底,全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各加尼拉村民小组位于拖顶乡洛沙村二半山区,平均海拔在2800米左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冷凉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有发展高山中药材的优越自然条件,出产的中药材品质好、药用价值高。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当地群众熟练掌握了中药材种植技术。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村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当下,顺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处处都可以见到长势良好的各类中药材。3000多亩的种植基地蔚为壮观。木香、重楼、珠子参、当归、秦艽、附子、天麻等各类中药材在这里应有尽有。中药材种植正在成为这里广大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的“良方”和主导产业,为山区群众脱贫增收奔小康铺就了致富路。

接下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协调各方资源,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一是以科技服务为支撑,在中药材种植和生长的关键时期,开设“田间课堂”,邀请省内相关科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全面提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规范化生产水平,有效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药材品质和效益,促进产品优质优价,增加市场竞争力。

二是实现中药材种植、经营从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将洛沙村打造成中药材产业示范种植加工基地。争取相关部门资金支持,寻求与医药企业合作,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打造规范化种植加工基地,建设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吸纳附近农户在加工厂就近就业,建立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成为医药企业稳定的原药材供应基地,为村民解除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信息不准、不敢大规模种植的后顾之忧,带动更多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奔小康。

内容时间:2020-09-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