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把党建服务和保障发展作为根本,建立“四项”机制,进一步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建立村级干部培养机制。探索“三推两培一选”做法,建立1091名村组后备力量人才库,其中致富能手型占80%,并结合实际选送到9个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进行重点培养;组织327名村组干部参加“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入学深造,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依托县、乡党校和村级阵地举办培训班200多期,分批次分重点分频度全覆盖培训。
建立党建扶贫“双推进”机制。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干部攻关、人才服务、考核保障”“五位一体”党建促脱贫机制,在46个贫困村全面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脱贫模式,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组织有能力的党员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确保每个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人均有产业基地5亩以上。实施人才扶贫行动计划,从华能集团柔性引进1名紧缺急需人才到县挂职,引进医疗团队1个,建立2个专家工作站,采取“订单式”开展农村电商、乡土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门产业发展技能,培养一批“美丽乡村带头人”,为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引擎。
建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机制。在748个村组成立“自然村振兴理事会”,以“资源、工作、问题、人才”“4个清单”为抓手制定自然村发展振兴行动计划748份,教育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推进乡村治理制度化。出台《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暂行办法》,按照严筛选派村、严把选派人、严守选派关、严管兼厚爱、严明权责岗、严督出绩效“六严”要求,逐村分析研判,撤换10个不履职、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选派10名县管后备干部到村任职,从党总支书记这一源头“固本强基、固本除垢”助力乡村振兴,使基层党组织不因“核心”问题而软弱。
建立党建基础保障机制。在去年提标基础上,以“四提四纳两建一奖”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待遇,实现“四职”干部岗位补贴月均增加200元,支部书记、小组长、副组长误工补贴每月200元;把村(社区)干部“四险一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按1000元缴费标准提高村干部养老保险,按月度岗位补贴30%建立正常离任每月生活补助制度;按每月50元标准建立组长、副组长集体经济绩效奖励制度,激发内生动力。
内容时间: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