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时任贡山县民宗局副局长的孔玉才服从组织安排,离开县城舒适的环境,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新农村指导员。因出色的工作能力,2014年,被组织任为乡党委副书记。2016年起,孔玉才任独龙江乡长。7年来,他一心一意谋划独龙江乡的发展,2018年,位于峡谷深处的独龙江乡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族干部孔玉才正是带领乡亲走出贫困的领路人之一。在今年,他获得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殊荣。
独龙江乡,是我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主要聚居地。过去,独龙江乡每年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自然条件恶劣,是云南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12年,孔玉才被分配到独龙江乡最南边不通公路的马库村担任新农村指导员,对于当时独龙江乡的发展情况,他记忆犹新。
独龙江乡乡长 孔玉才:当时独龙族的生产生活是相当贫困的,每年都有大雪封山。县城的人进不来,独龙江的人走不出去,所以这段时间都是与世隔绝的。当时独龙族的户均住房面积只有二十平米,而且住的都是茅草房、木楞房。下雨天经常漏雨、通风,不保暖。当时独龙族的人均纯收入只有916元,很低的。
基础设施落后,山陡谷深,独龙族群众又散居在河边、山腰或森林深处。为了让乡亲们搬迁到新的安置点,孔玉才走村入户,用了2个月时间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他充分利用自己会讲独龙语的优势,宣传动员群众搬迁,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他的辛苦动员下,2014年,马库村整村搬迁顺利完成,随后,全乡28个安置点的安置工作完成。
顺利搬迁后,孔玉才的心里仍然没有释然。虽然全乡的老百姓住上新房了,但是经济发展没有上来。如何保障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孔玉才心头一直萦绕的问题。孔玉才觉得,要发展,还要产业支撑。担任独龙江乡乡长后,孔玉才把产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了一心一意干好工作,孔玉才把妻儿也接到了独龙江。
独龙江湿润的气候,适合种植草果。在孔玉才等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的动员下,草果作为当地重点特色产业在乡里推广开来。马库村村民迪志新也种上了40亩草果,每年光草果收入就有2万多元。如今,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除了种植草果,迪志新还跑起了运输,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
独龙江乡马库村 村民 迪志新:老百姓一定要发展产业才会有收入,现在我们马库村每家每户都种了草果,每家每户都有收入了。
随着独龙江乡道路的修通以及4G信号的开通,当地的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29岁的村民布玉梅,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开起了这家客栈,每年的收入就有三四万元。
独龙江乡马库村 村民 布玉梅:以前孔乡长在我们这边当指导员的时候,他给了我们好多提示,他说这里的风景非常美,道路也越来越好了。他说可以盖一个农家乐,我听了也觉得很不错,然后我盖了农家乐。现在对外开放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真的生意很不错。
如今,独龙江乡共种植草果6.8万亩,种植中药重楼1700多亩。独龙牛、独龙鸡、独龙蜂等特色养殖业以及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独龙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8年,独龙江乡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2元,在怒江州率先实现脱贫。而独龙族群众的致富领路人孔玉才,与乡党委班子一同又投入到了独龙江乡“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孔玉才获得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独龙江乡 乡长 孔玉才:今年我获得了脱贫攻坚贡献奖,我觉得是对我个人最大的鼓励,同时也是给我最大的一个鞭策。下一步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内容时间:2019-11-0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