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者兔乡脱贫攻坚工作“十个抓实”取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29  编辑:曹亮亮

       一、者兔乡基本情况

       者兔乡距县城48公里,全乡辖8个村委会154个村小组8754户43441人,国土面积528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汉、壮、瑶、彝4种民族,其中壮族人口40638人占总人口的95.21%,是典型的壮族之乡。乡内有文山州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有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2个州级传统传统村落,有1个壮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具有较好的生态及民族资源。

       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09户9116人,目前,已脱贫1232户5725人,未脱贫877户3391人,贫困发生率7.87%;2018年脱贫出列者兔、者街两个村委会,脱贫退出349户1490人。全乡8个村委会就有7个深度贫困村,主要致贫原因集中在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占41.53%(875户3786人),缺技术致贫占20.25%(406户1846人);因病致贫占20.09%(416户1813人);因残致贫占7.34%(159户669人);因学致贫114户474人,占5.2%;缺劳动力致贫占3.94%(105户359人);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占0.8%(16户73人);因灾致贫占0.56%(11户51人);缺土地占0.09%(2户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者兔乡在脱贫攻坚期间,主要围绕“十个抓实”开展工作:

       1.抓实房屋建设:一是逐户排查,实现一户一方案。2018年,全乡共实施危房改造887户(拆除重建354户,加固改造450户,兜底帮建83户),目前已竣工742户,剩余在建或已竣工未入住的,在2019年4月底前均能实现入住。(拆除重建354户,在建69户,竣工288户,已入住212户,未入住131户,门窗未安装52户;加固改造450户,其中钢结构或砖木结构帮建20户,在建58户,竣工392户;兜底帮建83户,在建19户,竣工62户,未动工2户)。二是做好非四类对象建房动员建设工作。针对边缘户住房较差的情况,摸底排查符合建设条件364户,启动建设150户,预计在6月30日完成建设工作。

       2.抓实产业发展:一是以合作社集中带动为主。2018年以来,依托本地合作社,实施文山牛集中养殖838头,带动档卡户838户3324人。(其中:盛滢合作社带动704户2767人,锐琼合作社带动134户557人)。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上海援建项目,发展野生环境藤茶种植300亩,带动68户294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项目,带动档卡户68户286人。扶持山珍农特产品合作社,2018年共直销出口韩国九龙山野生龙爪菜40吨,销售野生菌、蜂蛹等山珍特产,收入达620万元,净收益48万元,合作带动档卡户29户,零散带动档卡户164户。三是抱团建品牌。通过“政府引导、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方式,组织乡内17家合作社抱团,在广南县城创办产业扶贫壮乡特产直营店,打造者兔壮乡农特产品品牌。采取“贫困户+合作社+直营店+线上销售”的模式实现共赢。目前直营店运营收益每月平均1万余元,2018年9月开业以来,累计销售额为4万余元,按照1%为者兔乡贫困户筹集扶贫资金4000元。四是明确全乡“短期+中期+长效”的产业发展定位。短期以养殖牛羊猪、山珍特色产品及蔬菜种植为主,中期以发展乡村旅游所辐射带动的手工技艺、民族特色产品为主,长期以果树种植、经济林木为主。

       3.抓实到户项目:一是实施村内硬化项目建设工程。2018年共投入资金1063万元,投入建设六个村委会93640平方米的村内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274盏。二是实施到户人居环境改善工程。2018年启动实施891户到户人居提升项目外,实施了厕改、厩改、厨改及庭院硬化等项目,目前已完工447户。三是聚焦入户关键,积极开展“扶贫双提升”活动。以“政府补助水泥,群众自筹砂石并投劳建设”的方式,通过“州县挂联领导解决一部分、各级帮扶单位出资一部分、乡党委政府自筹一部分”的方式,实现省州县乡四级联动,共同筹集资金49.5万元,购买了1033吨水泥,全面解决了者兔、者街2个村委会28个小组41320平方米的入户道路硬化,受益群众达968户4750人,其中涉及档卡户376户1646人。目前已启动第二期项目建设,再次发放水泥751吨,在全乡上下掀起了争建“美丽庭院”的建设热潮,真正解决了群众入户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共享扶贫成果,极大的提升了村内人居环境和群众满意度。

       4.抓实兜底保障。一是全乡有农村低保1394户351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64户3024人领取农村低保(A类(重点保障户)人均月发放345元,涉及114户249人政策兜底贫困人口,B类人均月发放241元,涉及贫困人口173户439人,C类人均月发放181元,涉及贫困人口877户2336人)。二是全乡共有特困供养人员81户81人(1-6月每人每月发放455元补助金,7月份以后每人每月发放665元补助金)。

       5.抓实就学就医。一是全乡建档立卡户在校生2290人(其中:学前教育231人,小学1120人,初中510人,高中186人,中职99人,高职68人,专科14人,本科62人),33人享受雨露计划扶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生”,严格落实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二是2018年全乡大病集中救治人数343人,救治率100%;实施慢病签约720人,签约率100%;重病兜底治疗5人,救治率100%。我乡于2017年12月启动农村家庭病床,目前共建床158人,撤床171人次(重建16次),在治疗2人(者莫1人、那耐1人),极大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6.抓实内生动力。一是鼓励外出务工就业。全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有4594人,占50.52%,外出务工2727人(乡内务工150人,乡外县内169人,县外省内310人,省外2098人),还有1867名劳动力在家务农。二是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乡村公共服务岗位104人。实施就业培训745人,实施产业培训1500人。三是打造扶贫车间。积极引进云南星仁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华英电子有限公司两家公司进驻者兔,生产电子元件和数据线,目前扶贫车间已累计开展培训200余人,实现了82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四是选聘162名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0元。

       7.抓实基础设施。一是水利工程。年内共启动7个村委会9件农村饮水工程,项目总投资1010万元。二是实施革佣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完成完道路硬化9000平方米,排水沟浇灌1500米,建成垃圾池及村内公厕。三是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建设者兔村、者街村、者妈村等三个村委会办公楼。

       8.抓实金融扶贫。2018年以来,共发放小额贷款1455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85户。

       9.抓实党建促扶贫。一是实行党建和扶贫联系点有机整合,多形式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对空缺的村干部及时补齐,充实村党总支书记2个,全乡选出贫困大学生33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到村开展工作,并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锻炼,目前2名聘为文书,15名在岗继续培养锻炼。二是全乡8个村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子,实现了集体经济有收益。除利用集镇区位优势,整合资金建设商铺出租外,还结合红米和藤茶等特产资源,推动发展集体经济,实现特色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创收双赢。三是结合壮乡地域特色及壮族杆栏式传统民居、古村落等民族资源优势,在2个旅游合作社建立党支部,马碧、里夺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板江游学基地等项目初步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合作社、与民族文化、与生态产业“齐推进”。四是共投入918.5万元,按照十有标准完成45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并投入使用,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平台,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10.抓实内部管理。一是实现责任全覆盖。严格开展十到十同,按照乡级“进村四看、入户四讲五看六问”工作法,采用包村定组到户的方式,实现“乡有责任人、村有负责人,组有联络人,户有帮扶人”。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截至2018年11月底,全乡累计开展扶贫培训27期,培训干部3147人次。三是严抓内部制度。2018年以来,在脱贫攻坚中主动问责3人次,通报批评16人次,提醒谈话12人次,有力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


内容时间:2019-01-1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