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护国乡边河村脱贫户窦大家中,院落干净整洁,房前栽种核桃,屋后建有蚕棚,屋内一面墙上贴满了父子女两代三人的奖状。父亲勤劳脱贫、儿女勤奋学优,让村里人羡慕不已,两代人勤奋的故事在护国更是被传为佳话。
“这些奖状证书都是儿女读书和我种桑养蚕时获得的荣誉,是我们家宝贵的财富。”窦大说起满墙奖状,一脸自豪。窦大是一名傈僳族汉子,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护国山上,家庭人口4人,两个孩子还在读小学,土地仅有10亩,又不懂技术,仅靠种点草果、玉米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值得欣慰的是,家庭的贫困并没有压垮窦大,他始终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一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影响和鼓励两个孩子要好好学习。孩子们也争气,每学期都领回“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成绩优秀奖”等各种大红奖状和荣誉证书,足足有14张,窦大都把这些奖状整整齐齐地贴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我们家的希望。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读书才有文化,有文化才有出路。”窦大说。
命运的转机来源于党和国家好政策的帮扶。2016年,窦大家被县里纳入建档立卡户进行帮扶。讲政策、树信心,出主意、谋出路,从种桑养蚕开始,帮扶干部一次次耐心地给他算细账,还给他联系了农技员,打消了他的顾虑。帮扶以来,窦大勤学勤劳动,将培训以及看书学到的种植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上了技术员,种了15亩蚕桑,还享受到了产业、健康、教育等扶贫政策,2017年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了6380元以上,不仅脱贫出列,日子还越过越红火。今年他更是租种了30亩蚕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185户就有38户纷纷种桑养蚕,如今种植面积已达410亩,均脱贫增收。而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护国乡党委、政府的认可,连续两年被表彰为“种桑养蚕先进户”。
据了解,像窦大父子这样自力更生脱贫的贫困户在陇川县非常多,这也是陇川县在脱贫工作中实施“志智双扶”,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典型榜样。
志智双扶断穷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陇川县通过宣传引导,把志气信心和扶贫政策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种植、养殖、厨艺和特种机械操作技能培训,授农以技,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立志当代拔穷根;同时加大教育扶贫政策宣传,积极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并实施“雨露计划”和“润雨计划”,落实好三峡集团资助景颇族大学生帮扶工作,抓好抓实“控辍保学”工作,着力构建覆盖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助学帮扶机制,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内容时间: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