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孟连县十二届五次会议获悉,2012年孟连县政府工作将按照省、市、县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以群众工作为基础,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做足文章,着力把基础做牢、产业做强、城镇做优、民生做好,全面加快构建开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孟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孟连加速崛起跨越发展。努力实现以下预期目标:县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达到1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以上,达到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达到84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以上,达到6.3亿元;边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以上,达到7.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达到1.3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达到12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6%以上,达到4227元;招商引资同比增长47%以上,突破2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100万公斤;解决5000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2.6%。2012年要重点抓实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更加重视和加强项目建设,下大功夫争取项目资金,花大力气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增长潜力好、辐射带动广的重点项目。加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力争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元以上。农田水利方面,扎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兴边富民、以工代赈、兴地睦边等农田整治项目,积极推进以东密水库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完成糯董水库、富岩水库和东展水库除险加固、南垒河钢坝建设,实施南垒河孟连坝段治理工程、水库干支渠防渗工程、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补助工程、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一批水利建设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5亿元。交通建设方面,争取启动勐阿、公信、莫口等渡口改造工程,实施好澜阿高等级公路、东风大桥改造、芒冒村和班别村通村公路硬化等项目,力争全年改造农村公路202公里,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市政设施方面,支持企业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如意大酒店主楼、娜允国际、金山龙庭别墅区、农村信用社综合办公大楼等一批上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两污”、保障性住房、交通信号灯等市政项目,启动一批重点城市路段改造和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力争完成投资1.5亿元。口岸功能方面,全面完成芒信通道国门、联检业务用房、集贸市场、芒信至200界桩公路等功能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勐阿通道入境查验货场、通关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以及沿江路、免税商店、客运站、运政管理所、高档木材加工等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亿元。能源通讯方面,实施110kV孟连变电站二期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完成100口沼气池、100眼节能改灶、200户农村太阳能建设任务,力争完成投资1000万元。社会事业方面,全面完成中心敬老院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勐阿二小教学楼、芒信国门学校、宣抚司署展览馆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6000万元。招商引资方面,进一步加大优势资源的研究和优势项目的储备力度,以建设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为招商平台,在农产品加工业、涉外工业、口岸建设、景区景点建设、市政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和集团。加快推进娜允古镇文化旅游总体开发、橡胶木材综合加工、铁皮石斛人工种植、高档木制品加工、页岩空心砖厂等招商引资项目。
加速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绿色经济综合效益。坚持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重点县,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力争全年实现绿色经济总产值7.1亿元。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绿色产业改革,不断明晰产业产权。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着力促进产业发展科学化布局。坚持“整合推进茶叶产业、巩固提升橡胶产业、稳定发展蔗糖产业、合理规划咖啡产业、积极培植石斛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境内和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5个特色产业带。加强规范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引种优良换代产品,不断提高单产和产出效益。全面推进生态茶园、生态咖园建设以及各种造林活动,确保甘蔗种植稳定在7万亩左右,橡胶种植稳定在30万亩左右,完成生态茶园改造2.2万亩、各种造林面积2万亩。着力促进产业发展科学化加工。突出发挥龙头企业效应,引导和鼓励小而散的初加工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供销关系,推进初加工产品和原料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加快拓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最大限度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产业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支持中密度纤维板厂、农场橡胶加工厂、昌裕糖业公司、茶叶精深加工、咖啡精深加工和石斛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尽快发挥园区的洼地效应。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加速夯实农业基础,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8.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870元以上。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力争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86万亩,提高和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解决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利用。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增粮项目,加大土地整治和培肥力度,抓好粮食生产,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5100万公斤以上。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大动物防疫力度,力争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6000吨以上,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加大农民转移培训力度,组织剩余劳动力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产业性收入。继续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乡村农贸市场和乡村流通工程”设,深入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扩大农村消费层次和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改善农村发展面貌。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科学编制《孟连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年规划》,认真落实“一体两翼”的扶贫开发战略,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认真组织实施好上海对口帮扶、专项安居工程、易地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信贷扶贫等项目,力争按照新标准解决5000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着力抓好1个省级、5个市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能够充分展示形象、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农村。认真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速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按照“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指导思想,科学谋划孟连县“森林城镇、山水田野风光城镇、绿三角特色民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林地利用规划编制,完善控制性规划、建筑风格图册、近期城镇建设规划和南垒河景观设计规划。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城镇上山、组团建设”理念,科学规划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继续完善重点项目规划设计,确保在项目开工前规划到位,不影响工程进度、不影响县城总体规划。加强经营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实施交通信号灯工程,加强城市秩序和交通秩序的管理,深入开展各类综合整治活动,不断提升县城形象和品位。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按照建精品、创特色、高品质的要求,加快提升城市主要路段的美化亮化绿化水平,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扩容步伐,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娜允古镇文化旅游总体开发项目,积极引资开发一批上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好市政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景观,不断提升娜允古镇的品牌形象。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施“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乡公路沿线景观建设,切实增强中心集镇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加快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集镇、特色旅游小镇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以绿色生态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为支撑,以古镇建设为龙头,以跨境旅游为特色,突出“游古镇、捉神鱼、逛金三角”三大品牌,大力发展城乡旅游服务业,建设和完善原生态特色景区景点,开发提升特色村寨、温泉保健、腊福天池、天然溶洞、森林氧吧等新景区,抓紧做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的恢复申报工作,不断搞活节庆旅游经济,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全力打造普洱“绿三角”上的世界品牌,力争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加速提升开放水平,全力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紧紧抓住重要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口岸活县”战略,加快打造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促进口岸经济提速增效,充分发挥孟连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黄金前沿阵地作用。全面加快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突出以口岸功能、道路交通、保税区等功能和基础设施为主的规划建设,编制完成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力度,努力将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项目纳入上级盘子,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建设一批先期工程项目。着力发展好口岸经济。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大力推行电子口岸建设,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突出抓好勐阿、芒信片区的土地收储,清理整顿非法用地现象。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拓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与竞争,积极消除政策、指标限制等方面的影响,努力在经济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基础建设、技术交流、农业生产、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建立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外向型经济体系。继续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大力发展境外替代种植,进一步提高替代种植面积和替代发展水平,力争全年新增境外替代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加快推进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培植壮大涉外工业。加快发展边民互市,促进口岸贸易和地方财政的双增长。力争全年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7.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加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准民生脉搏,关注民生热点,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认真抓好控辍保学、“普实”等重点工作,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做好校园网建设工作,积极试行“班班通”工程。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启动B、C级校舍改造工程,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谋划县民族中学搬迁,把项目和资金整合到职中,逐步实现合并办学,切实打造环境优美、教学优良的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技人员培养力度,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抓好县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覆盖体系、信息网络建设等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开创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具有孟连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形象,推动文化与旅游联姻、文化与产业结合,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稳定就业。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工程,落实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全面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抓好救灾救济和社会帮扶,保障受灾户、低保户、特困户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认真实施好社会保障性建设项目,切实维护困难人群的住房权益。
加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继续深入研究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全面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在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巩固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密切干部群众的直接联系。深入推进“三五”工作法,完善和细化群众工作机制,着力围绕公路沿线、村组和窗口服务部门建设群众工作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在构建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格局、基层基础工作、维护群众权益、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安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促使社会管理的重心向下移、工作向前靠,不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继续支持工青妇、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加强统计、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人防、气象、水文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基础,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做好移民、拆迁安置等工作,妥善解决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民计问题。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安、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边境维稳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推广景信“三三一”戒毒模式,支持社区康复中心建设,不断提高戒毒巩固率。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抓紧做好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推进“森林孟连”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污染治理工程、原始生态恢复工程,扎实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继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生态乡镇、绿色小康村创建工作。强化减排工作跟踪、检查和指导,确保完成总量控制目标。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竭尽全力抓好财税工作。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优化税源结构,大力培植骨干财源,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新兴产业、服务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着力拓宽收入渠道,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和向上争取力度,结合省市政策调整税收重点,加快推进口岸保税区建设,发展边民互市,确保在上级政策范围内获取更大的地方利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规模。着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的管理和改革,压缩办公、接待、车辆等方面的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保建设、保发展。着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严格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物价调控措施,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作用,强化价格监管职能,做好价格监测分析,落实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
加速提升行政效能,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立足于提高执政效能,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努力构建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人民满意政府。继续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上下功夫。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问责力度,扩大问责范围,落实问责制度,提高问责质量,注重问责结果运用,着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继续在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启动运行。加强对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的监督检查,推进规范化服务管理。继续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听证会质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运用政务公开栏、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平台,加大公开、公示力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继续在强化行政绩效管理上下功夫。加强政府“双十”工作的绩效管理,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督查、重要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工作效能评价等跟踪问效机制。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进一步精简会议、压缩文件,降低行政成本,规范从政行为。继续在加强廉政建设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建设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政府干部队伍。
内容时间:2012-03-2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