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镜头讲述云南脱贫故事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8  编辑:霍刘锦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云南攻势正如火如荼。

  砥砺奋进酬壮志,换得群众笑开颜!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干部奔赴贫困地区,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展现担当和作为。

  立志甩掉贫穷帽,走向富裕幸福来!一个又一个困难家庭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发挥内生动力加快步伐奔向新生活。

  云岭大地上处处生机,在这个“扶贫日”,“云南扶贫热线”特别制作了一组图集,用一张张鲜活生动地图片展现发生在扶贫一线的故事和温情。

  战贫魔:扶贫一线,干群齐心,找问题,克难关

  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新寨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夜访与农户攀谈,了解群众困难。白天串村、晚上入户,他们真情帮扶,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团结带领村组干部和贫困群众共同努力,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开良方,全力以赴开辟扶贫新征程。

  2018年11月19日,王秋婷在驻村扶贫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26岁如花的年纪。为有效解决昭通市大关县打瓦村12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困难,她曾与同事、村干部一道,上山穿林寻找水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五印乡龙街村委会地固村,驻村扶贫队员正在给彝族群众进行小蜜蕉采摘技术宣讲。据介绍,今年已销售小蜜蕉16吨,全年总产量预计达60吨,总收入将达24万元。

  扶贫先扶智,今年以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人民法院积级参与福贡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控辍保学”工作,身背国徽,脚行峡谷,爬山路,过险坡,到边远村落寨子,审案调解,宣传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给失学孩子法律温暖,确保他们顺利上学。

  与缅甸边境仅有一河之隔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吕良村曼崩村民小组,干群一心建起新房。因地制宜,整合边境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统筹规划实施村寨建设……

  暖人心:用心用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78岁的老人罗培升一见到汪德芬便扑向她的怀里,嘴里不住说着“好想你”。他们20年没见了……在任17年时间里,汪德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彝乡的扶贫一线,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乐秋乡的群众无人不知这位“汪大妈”。

  今年4月,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李文芝,心系村民的她,在脱贫攻坚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45岁。在李文芝的真情扶贫下,她个人联系帮扶的罗干莫村4户18人和经侦大队包保帮扶的15户60人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泗南江镇广丰村委会,张佳夫妻二人一起开会、走访农户、宣传政策,寨子里总是能看到这对“夫妻档”。在群众眼中,这位西安人小伙已经成了“村里人”。

  在驻村工作队和政府的不断帮助下,临沧市凤庆县营盘镇京立安村村小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课本、桌凳、床铺、午餐。“六一”节当天,孩子和家长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高跟鞋换成运动鞋,美丽裙子换成衬衫长裤……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佤族姑娘艾共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于新婚第二天便重返工作岗位,因为她一心挂牵着代格拉村的“亲人”们。

  展笑颜:他们笑了,这是走进新生活的幸福与笑容

  2016年12月29日,连接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普立乡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也意味着,曾经阻隔大山里百姓的“天堑”变为“通途”,脱贫致富的大路正迎接着美好未来……

  秋日雨后,黑惠江畔云雾缭绕。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青云村的村民们对万寿菊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目前,青云村种植中药材续断4000亩,滇红花400亩,重楼100亩,万寿菊4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38元。

  以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仙人洞村的村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得不扛着口袋外出借粮,因此被称作“口袋村”;如今,随着普者黑景区的开发和火热,仙人洞村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近年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残联、县人社局、县妇联等部门的帮扶支持下,“南华七彩彝州绣”坚持走“合作社+订单+残疾人”的发展模式,发挥好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造血”功能,让越来越多地残疾人和贫困妇女走上自力更生的致富之路。

采摘新茶

  初春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连绵不绝的茶树上嫩芽吐翠,生机盎然的茶园里,村民们正在忙碌。今年,云南省宣布,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3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率先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内容时间:2019-10-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