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金果飘香。9月28日,在漾濞县苍山西镇马厂村,一间宽敞明亮的沪滇扶贫车间里,3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加工生产核桃,去皮、清洗、烘烤、打包……整个生产流水线里,一派繁忙景象。
“自从有了车间后,核桃生产、交易都比以往方便多了!”马厂村阿红核桃加工厂负责人刘永红告诉记者,这是一间核桃初加工扶贫车间厂房,占地26.51亩,上个月建成后就被租过来使用了。刘永红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指挥员工往2辆大货车上装货,准备出口到国外。
“以前加工核桃都是依托家庭式的‘小作坊’,规模不但发展不起来,品质把控和销售也一直上不去。”马厂村党总支书记杨龙介绍道,自从扶贫车间建成后,就租给当地企业,惠及了村里的农户。现在,来这里打工的人每天都有30多人,月平均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
今年32岁的张克强是附近的村民,来扶贫车间打工已经有1个多月了,昨天他刚领到3200元的工资。“以前都是在外打散工,不固定,现在来到扶贫车间后,收入不仅增多了,还方便照顾家里。”张克强感慨道。
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年产量达5万多吨,全县70%的农户靠核桃实现了脱贫致富。为实现核桃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漾濞县委、县政府创新工作思路,依托扶贫资金,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在县域内先后建成了14个扶贫车间,建立起核桃初加工生产线、深加工生产线及延伸加工生产线,实现核桃精深加工“链条式”发展,加工产品包括核桃果、核桃仁、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粉、核桃工艺品、活性炭等,改变了漾濞核桃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的状况,有效提升了核桃的产品附加值。
内容时间: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