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动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8.3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位居全市第8位。
三次产业增长较快
从供给角度看,今年上半年,全县三次产业增长较快。
其中,第二产业支撑有力,增加值达到67.77亿元,增长16.2%,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3.7%。当中工业增加值达到46亿元,增长13.7%,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增加值达到36.47亿元,增长8.4%,对GDP的贡献率达到22.1%。
第一产业稳步增长,当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4.11亿元,增长4.6%。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从需求角度看,全县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77亿元,增长22.1%。
市场消费稳定增长,实现社零总额53.82亿元,增长13.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全民创业持续升温,新发展市场主体6573户,注册资本29.76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9492户,注册资本达到271.08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较好,实际利用内资86.6亿元,增长32.2%;实际利用外资43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0.8倍。
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市场主体、招商引资这几个指标综合起来,表明我县的社会需求比较旺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明显增强。
发展效益不断提高
从运行质量看,发展效益在不断提高,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55亿元,增长41.7%。
具体分析,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当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1亿元,增长28.6%;税收收入5.25亿元,增长20.2%,占GDP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提高到4.4%。
工业企业效益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1亿元,增长16.6%;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上年同期的264.9提高到273.8。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增长12.6%。当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8元,增长11.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8元,增长14.3%。
调控调度有力有效
从运行环境看,调控调度有力有效。上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近2亿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同时,上半年全县水陆货运周转量达到142391万吨公里,增长14.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65.85亿元,比年初增长14.75%,同比增长29.52%;存贷比达到44.26%。这些数据说明,我县的经济运行比较活跃,市场信心不断增强。
要素保障较好,用地方面已争取市上下达计划指标1584亩,获市政府批准征地1010亩。用工方面,为工业园区输送员工6670人,大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得到较好满足。能源方面,煤炭、电力、天然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情况总体良好。
另外,物价保持稳定,上半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2个百分点。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上半年,新增创业主体4430户,城镇新增就业11215人;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2%、96%;发放低保资金8362.7万元,医疗救助困难群众20.6万人次、3064万元;启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7处,整治山坪塘840口;完成行政村通畅工程110公里、撤并村通达工程30公里;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184人;改造农村危房1618户,建设保障性住房5784套;高考重本上线1249人,再创历史新高;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新启动建设撤并村卫生室50个;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内容时间:2014-08-0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