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弥补基础短板,解决公共服务瓶颈。建成农家书屋278个、外借网点834个,投入1000万余元配套设施设备;2016年将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12834套和8个社区文化室建设,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4套,启动10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进程。二是打造“百姓品牌”,推进文化活动共办。免费开放县文化馆、图书馆,开展“书香酉阳”、“全民阅读”专题读书活动20余场次,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依托民俗文化资源,实施文旅融合,开展桃花源休闲文化节、民间绝技大赛等节会活动;引导和组织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打造百姓舞台,促进特色文化发展。三是激发基层活力,推进文化成果共享。面向专业文艺团体购买公益性文化演出200场次,与市级专业院团联合承办“渝州大舞台”公益演出进基层活动20场次,组织实施惠民电影放映4888场;围绕“民生实事、文化五送”活动,组织公益性展览、培训等流动文化服务进村800场,不断丰富精准扶贫内涵。
内容时间:2016-03-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