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启动以来,云阳县精准脱贫风潮涌动,鼓点铿锵。
聚焦贫困人口,找准致贫原因;工作队驻村帮扶,责任人入户结对。
瞄准靶心,因户施策,因人制案,围绕全县162个贫困村、3.36万户12.57万名贫困群众,全面落实产业覆盖、教育资助、就业扶持、搬迁安置、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针对性扶持措施。
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云阳县启动了“贫困青农养蜂梦”计划,通过“腾讯乐捐”平台,筹资180万元,分批为1000户贫困户发放蜂箱1万个,并组织专家进行养蜂技能培训。
“这只是我们精准脱贫中‘产业覆盖一批’的扶持项目之一。”云阳县扶贫办负责人李兴琼说,在精准脱贫中,云阳县通过实施“五个一批”的攻坚战略,使脱贫措施精准到户、落实到人。
产业覆盖一批
深秋,踏足云阳县云安镇毛坝、铜鼓、三湾、白水、新建、翠6个村,可见漫山的红橘沁人心脾,一个个柑橘挂在枝头煞是惹人喜爱。在毛坝村,村民刘福安正忙着采摘柑橘,在政府的帮扶下,他家通过种植柑橘,每年增收达到3万多元,已经摆脱了贫穷。
刘福安只是云安镇458名受惠贫困户中的一员。为推动脱贫攻坚,该镇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方式,引进公司7家,建立专业合作社26个,共流转土地1.28万亩,连片种植了柑橘、雪梨、黄桃、晚熟李、黑绿豆、蔬菜等,建起“四季果蔬园”,年产值达到8560万元。
为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云阳县筹集产业到户扶持资金5500万元,以先借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同时,政府筹资4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按1:10比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给予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云阳县还建立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支持贫困村建立电商平台,从资金到平台予以全方位支持,降低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为其编织好了“保护网”。
教育资助一批
云阳县“因学致贫”的对象占24.75%。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也成为云阳县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课题。
为此,云阳县精准摸底困难学生,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将贫困户子女优先纳入资助范围,并组建贫困学生帮扶中心,整合教育、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慈善会、红十字会等教育资助资金,建立贫困学生精准脱贫数据库,加大教育资助力度,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
今年,南溪镇大吉村贫困学生王久江在县贫困学生帮扶中心的资助下,顺利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求学。
据悉,今年云阳县共整合各方面资金295.6万元,资助1002名贫困大学新生,确保每一位大学新生入学。同时,落实了专项资金7427万元,资助了学前、中小学贫困学生3.5万人。
就业扶持一批
“现在女儿不仅可以照顾家里,每月还可以挣1000多元,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云阳县龙角镇泉水村贫困户杨良安说。今年9月,在该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杨良安的大女儿进入当地一家农家乐打工,解决了就业难题。
“通过深入走访调查,我们对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家庭采取了‘就业扶持’的举措。”泉水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介绍,从今年7月以来,在龙角镇的560户建卡贫困户中,已有50余户在镇里的帮助下,每户都有1名以上的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云阳县统筹城乡建设、农业、人社、移民、扶贫等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实施有条件的贫困户“一人一户一技能”培训计划,帮助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实现充分就业。
同时,创新举措,拓宽贫困家庭子女就业创业渠道。一是在乡镇事业单位用编公招指标中,每年提供不少于10%的岗位用于定向招聘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今年已招录贫困大学毕业生45名;二是县属国有企业招录人员时,每年拿出一定比例招录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三是在全县162个贫困村中,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余个,提供给有能力的贫困户家庭人员。
搬迁安置一批
“现在刮风下雨都不怕了,住起安全又方便。”日前,云阳县双土镇五台村村民沈兴云正在装修新房子,两室一厅宽敞明亮的新房,再添置一些必要的家具,打算年底搬进新家……沈兴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我还承包了村里的蔬菜园,一年可收入1万多元。”沈兴云介绍说。目前,村里搬下山来的贫困群众都找到了增收门路。
据了解,全村有32户像沈兴云一样的建卡贫困户通过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预计年底都可搬进安置点新家。云阳今年已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4097人,新建集中安置点29个,优先搬迁安置了建卡贫困户7739人。规划在今后两年,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5万人。
让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安全住房,这是云阳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今年开始,县里统筹使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和D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缺口资金政府兜底。到2016年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2435户深度贫困D级危房户改造,确保这些困难群众住上安全房。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通过认真调查核实,云阳县共有1906户建卡贫困户、5525名贫困人口符合低保兜底的条件,县里已将这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低保兜底。同时,云阳县建卡贫困人口中有4157人属于大病救助对象。对这些需要救助的贫困人口,县里除全面落实救助政策外,还完善针对贫困人口的城乡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中的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已覆盖了10.5万名贫困人口。
云阳县卫生部门还创新举措,全力助推精准脱贫。落实医务人员对重性精神病、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跟踪管理,因人因病制定防治方案,通过“治疗一批、管理一批”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搭建“互联网+”工作平台,与企业达成协议,组织慢性肾病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网上工作,不但增加收入,还增强病人生活的信心。
“一边做治疗,一边在网上做语音提示纠错工作,每月还有800多元收入,我再也不是无用之人了。”红狮镇一名患有尿毒症的贫困户周某高兴地说。
内容时间:2015-12-1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