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5)》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年度报告,旨在全面研判四川省2024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并对2025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已连续多年分别发布《四川经济发展报告》和《四川社会发展报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本年度首次将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联袂发布,是基于对呈现四川发展的两个“升级”的考量:一是报告将致力于促进经济形势与社会形势相互映照,进而实现对四川经济与社会发展图景更为全面且系统地呈...展开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5)》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年度报告,旨在全面研判四川省2024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并对2025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已连续多年分别发布《四川经济发展报告》和《四川社会发展报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本年度首次将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联袂发布,是基于对呈现四川发展的两个“升级”的考量:一是报告将致力于促进经济形势与社会形势相互映照,进而实现对四川经济与社会发展图景更为全面且系统地呈现。在现实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体两翼、高度关联、互助互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往往存在于“对方”的发展之中。比如,经济发展受到社会秩序的约束,而社会发展则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因此,将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联袂呈现,更有利于全面展示四川发展之全貌。二是报告将致力于持续展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图景。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主题的当下,其所内含的内容分散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作为单本报告都无法全面展示高质量发展的全域图景,亟待将经济与社会发展叠加审视,方能对高质量发展作出更为全面、有力的时代回应。
2024年,四川省经济运行基本延续上年走势,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第二、第三产业增速波动回落,要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存在一定难度。2025年,四川投资和消费仍有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但由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增长动力继续减弱是大概率事件,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进一步下调,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质量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就业、物价等指标基本能保持在2024年的水平。为实现预期目标,要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充分用好新出台的政策,在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谋划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挥旅游业对服务业的牵引作用等,进一步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
2024年,面对多元多样、发展进程不一的社会形态,四川转变区域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格局这一当代基本省情的社会建设成效初步显现,组织载体、结构调适、城乡融合、民生发展等呈现出区域社会的均衡发展型特征,可以说,正在开启区域社会均衡发展之新篇章。但与此同时,2025年四川在社会建设领域还需要直面如下新情境:社会发展的结构调适改革突进深水区,群众诉求呈多元进阶进而产生了区域均衡发展的新挑战,社会工作体系需进一步同四川地方社会实现契合,提升统筹与分类双重发展能力以促进“辩证式”地城乡融合,激活多元力量以探索应对新社会风险的不同路径等。
为了多面向、多维度地描述四川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年度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聚焦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区域发展和城乡治理五大主题。通过对这些富有“朝气”的研究议题展开四川经验的描述性研究,折射并呈现四川经济社会变迁的年度缩影。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实证研究取向,研究资料力图客观、全面、权威,能有效反映四川发展基本状况。在四川省各级统计部门、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本书课题组多次在全省范围开展了系统的资料收集和深度的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从不同角度呈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面向,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