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贫困村庄是我国接受国家扶贫政策的最基础单位,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最前沿阵地。本文通过2016~2019年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寺尔沟村的村庄调研,考察了这个半农半牧的高原小村庄这几年在社会保障、乡村发展、产业扶贫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对该村村企生态养殖产业扶贫实践的考察则重点讨论了产业扶贫理念与行动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政策环境与项目管理的...
本文考察了河北省阜平县辖下的一个处于燕山—太行山中的深山村落脱贫之路。笔者于2017~2020年通过对骆驼湾村脱贫奔小康过程进行参与观察,发现骆驼湾村的致富经验在于把劣势环境变为优势旅游资源,从而为这个即将消亡的山村注入了活力,形成了旅游文化兴村和其他产业相协同的致富格局,骆驼湾村的嬗变开拓了深山脱贫新模式,这种探索建立在开发式和精准式扶贫协同并进基础之上。本文还思考了...
本文考察了“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溪村经历了“输血—换血—造血”三个阶段的扶贫开发,赤溪村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及后续配套措施,跨越了“空间贫困陷阱”,让村民不仅搬得出,还能稳得住、安下来、富起来,实现“可持续生计”。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景阳村具有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深度贫困村庄的典型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和群众在反贫困的斗争中,逐步探索出将扶贫开发与易地搬迁相结合的路子。景阳村群众积极参与了各个阶段的易地搬迁,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与故土切断联系。在实施易地搬迁的同时,景阳村的干部群众和帮扶机构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发展起独具特色的林下山...
本章将通过六户村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质性访谈资料以及收集的数据资料,深度描述六户村扶贫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顺安村为广西都安县重点贫困村,人均耕地面积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全村常住人口不到总人口的一半。顺安村虽然在尝试进行规模化、合作化的养殖,但由于环境、地力、交通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顺安村的产业承载力有限。动员村民从山里搬到山外、从村里搬到镇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成为顺安村实现脱贫的一个重要方式。顺安村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少部分贫困户不愿搬迁的问题:有的贫困...
易地搬迁是保护生态脆弱区环境、解决农村深度贫困的重要方式。宁夏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对宁夏同心县易地扶贫搬迁典型三山井村的调查发现,健全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义务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引进产业扶贫项目等举措,是提升生态脆弱区贫困群众搬迁意愿、支持移民村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过,三山井村面临着成功的扶贫项目较少、扶贫工作落实不够精准等问题,造成部分群众...
坐落在吕梁深度贫困山区的沙壕村先后来了三任第一书记,三任第一书记完成了扶贫接力棒的传递,不仅帮助沙壕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任第一书记面对一穷二白、无人管事的村庄,自己带头干,示范引领共产党员的标杆旗帜作用;第二任第一书记搭建村“两委”班子,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提升班子的工作能力,培养村庄自身发展动力;第三任第一书记筑牢村“两委”班子,...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