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生态扶贫

公益组织:生态链的结构转型

组织在公益事业生态链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在过去一年,社会组织规模取得新突破,行业生态链进一步完善深化,组织职能分工走向清晰化,现代公益组织体系正逐步形成。到2014年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数超过60万家,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金会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总量跃上4000家的新台阶,并向行业资助者角色努力前行;顺应公众参与的需求,更多非公募基金会尝试向公募转型,承担起公益价值传...

作者:赵延会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中国及各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指数

本章主要介绍了生态环境一体化指数排序与进展;水资源利用指数排序与进展;环境质量指数排序与进展;垃圾处理指数排序与进展;自然资源保护指数排序与进展。

作者:张海鹏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西部地区水资源评价与分析报告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也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西北地区降雨量稀少,干旱缺水;西南地区雨多土少,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有限,故供水仍是不足。加之荒漠化的不断发展,西部地区水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对我国西部地区水环境严峻...

作者:方兰 王浩 穆兰 王思博 杨钰杰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环境权司法保障的进展与展望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了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成为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公民环境权益保障是中国两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及的人权保护领域,也是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的重要内容。在2014年我国环境法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以完善环境公益诉讼为核心的环境司法保障的加强毋庸置疑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环境...

作者:唐颖侠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

城市是全球发展的焦点和中心,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日益严峻的“城市病”形成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桎梏。在反思城市发展模式的人类伟大实践中,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应运而生。自从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明确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以来,世界各国将城市作为一个人类生态系统加以协作研究,“生态城市”正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共识,成...

作者:刘举科 孙伟平 胡文臻 李具恒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评价报告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评价报告》是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而进行的集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决策指挥、工程实践于一体的智库成果报告,是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的研究成果、理论指导、决策咨询与实施建设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本报告沿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中的基本理论...

作者:赵廷刚 刘海涛 谢建民 朱小军 张志斌 刘涛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本报告依据能体现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状况的典型指标,对2013年中国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给出了2013年前100名城市的排名;并分别对国内外排名位居前列的大连市和斯德哥尔摩市在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在生态承载力约束下,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编制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新格局,...

作者:常国华 石晓妮 汪永臻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报告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是创新型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有机融合,也是全球创新驱动与全球生态治理战略耦合的产物,是中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空间载体。兼具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健康的生态区域、精明的城市结构三者的特点。为了准确把握我国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笔者构建了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借助2014年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面板数据,通过求...

作者:曾刚 滕堂伟 尚勇敏 朱贻文 海骏娇 顾娜娜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信息化与生态城市建设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是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信息化与生态化相互交织,是当代生态城市建设的新特点。从宏观上看,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其主要的方面,但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客观看待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是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报告依据时代的变迁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参照生态城...

作者:孙伟平 刘明石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生态城市建设国际合作(照片)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主席瑞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和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主编刘举科就生态城市建设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达成共识并合影留念。

作者:刘举科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